新闻发布会|聚焦特色、全链条、绿色转化,重庆依山就势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2025-09-19 11:28
9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陈勇就我市依山就势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回答记者提问。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市农业农村委新闻发言人陈勇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尹诗语 摄
重庆山峦叠翠、江河纵横,农业发展既有“巴掌田”“鸡窝地”等先天制约,也有大山大水、大城大乡等优势。近年来,我市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依山就势、向山图强。今年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715亿元、同比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5元、同比增长6.2%。
“成效明显,我们主要是做好了三个聚焦。”他说,具体而言,一是聚焦特色布局,加快构建生态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二是聚焦全链条打造,加快培育巴渝名优土特产“金名片”;三是聚焦绿色转化,加快推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聚焦特色布局,加快构建生态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方面,我市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精准布局。
比如在三峡库区,我市依托立体气候和生态屏障,在海拔500米至1000米区域发展脆李,500米以下区域发展柑橘,并且通过多年的努力,把早、中、晚熟柑橘品种结构调整为27:22:51,实现“一山多用”和果品错峰上市,有效避免了产业同质、“价格踩踏”“增产难增收”等问题。
聚焦全链条打造,加快培育巴渝名优土特产“金名片”方面,我市统筹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等有关支持政策,集中资金资源,集聚先进要素,全链条助力“小特产”成长为“大产业”。
以巫山脆李产业集群建设为例,我们围绕生产、加工、品牌、科技、市场等关键环节补短强链,实施了205个项目,夯实了产业升级和农户增收的基础。如今,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节脐橙已成为全产业链产值、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双百亿级”的强村富民“大产业”,成为响当当的重庆“三大宝贝”。
聚焦绿色转化,加快推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方面,我市充分发挥生态本底优势,推动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达2626万吨、售价比普通农产品高20%左右,促进“绿值”变“产值”。
比如利用山地景观资源、农业基地,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春观潼南油菜花海、夏摘武隆高山蔬果、秋赏三峡红叶长廊、冬往温泉生态农场……“奔县”“乡游”保持年均8%左右高速增长,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绘就增收致富新“丰”景。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