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深一度|奉节县大坝村:“三色”绘就和美乡村画卷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罗芸

2025-03-27 19:37

▲ 大坝村村景。通讯员 朱松摄

3月27日上午,奉节县永乐镇大坝村。

碧绿的长江如飘带,从村旁缓缓流过;江畔山坡上,连片的脐橙果园如绿毯,不断向岸边铺展,空气中氤氲着橙花的香甜。

果园里,十多名村民正小心翼翼地从开花的脐橙树上,摘下橙红的果实;不远处的采摘园里,游客们一边感叹“花果同树”的奇观,一边品尝亲手摘下的脐橙,欢声笑语在山坡上飘荡。

“我们围绕脐橙这棵‘树’,按照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农文旅融合,在‘绿水青山’里找到了致富的‘金山银山’。”站在岸边的观景台上,村支书左明春自豪地告诉记者。

去年,大坝村借力智慧农业等手段,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四个先锋”,发展脐橙果园1.2万亩,村民户均收入超过1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

橙色:

标准化种植让脐橙果更甜价更高

上午10点过,大坝村周家湾。

脐橙种植户余传国正指挥几名工人,将白色塑料果筐中的脐橙装箱,再装上红色的卡车。在阳光下,橙红的果实反射着金色的光芒,包装箱上的大坝村村集体品牌“大坝院子”十分醒目。

▲村民采摘脐橙忙。通讯员 朱松摄

“这批果子10吨,是前几天山东和浙江客商订购的,品质相当不错。”余传国微笑着信手拿一个切开,果肉金黄,汁水迸溅。

“我们的脐橙固酸比达到20:1,这是柑橘类水果固酸比的'黄金比例',售价也比以前高了50%以上。”余传国告诉记者,能实现这样的品质,得益于村里推广的标准化种植技术带来的“绿色革命”。

大坝村种植“72-1”品种的脐橙已超过40年。以前,不少种植的村民为追求更高的收入,加大化肥的用量,产量虽上去了,但口感却“很一般”。

为此,奉节县根据柑橘类水果发展的趋势,在县内推广绿色标准化种植,大坝村是最先“试水”的村之一。这种标准化的种植包括技术规程一本书、绿色防控一盏灯、保水固氮一园草等“六个一”。

“当初听说要在树下种满草,我很怀疑:草长起来会和果树争肥,这怎么得行?”80岁的黄开美婆婆回忆。

村里党员带头示范标准化种植技术。黄婆婆发现:党员们的果园,园里长的不是杂草,而是专门筛选出的野豌豆和三叶草,可以固土固氮,让果树长势更旺;大旱天气,“长草”的果园比普通果园更耐旱;雨季,这些草又能护住果园的泥土和肥料……

看到效果的黄婆婆,终于同意晚辈们在自家果园推行标准化种植技术。试种一年后,黄婆婆也尝到了甜头:家里6亩果园,产量没减多少,但果子更甜了,销售价格不断上涨,总收入反倒比以前增加了25%。与此同时,她家果园里还放养了四五十只土鸡,这又成为黄婆婆的另一笔收入。

“我们估算过,用‘六个一’技术的果园,每亩可以少施用化肥50公斤,降低200元成本,优质果率却可以提高到80%以上。”左明春介绍。现在,全村村民都主动实施标准化种植,用更“绿色”的方法种植脐橙。

彩色:

乡村美景让近百名村民吃上“旅游饭”

临近中午,大坝村的农家乐"橙家小院"院坝里已摆起四五张桌子,每张桌子都坐满了游客。厨房里,老板周功学正在灶台前翻炒“招牌菜”柴火鸡,香气扑鼻。

“来玩的客人许多会顺道来吃饭,图的就是个新鲜。”闲下来后,周功学抹抹汗介绍。他的食材来自周边邻居,其中土鸡就是由熊星发这样的农户在定点供应。

坐在其中一张桌旁的王娟,是带着2岁多的小孙子来的。“我们是‘回头客’,来过大坝村多回了,但来了还想来。”王娟笑着说。

每年3月底到4月底,是大坝村旅游旺季——“挂树保鲜”的脐橙树同时也开花,呈现出“花果同树”的奇观,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

▲花果同树。通讯员 朱松摄

原来,“挂树保鲜”是采用特定的技术,让脐橙最长可以从头年11月到次年6月都保持在树上不脱落,并一直保持新鲜的口感。到了每年三四月,果树就出现花果同树的“两代同堂”景象。

“我们趁机推动农文旅融合,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左明春告诉记者,凭借距离县城只有9公里、傍依长江的优势,村里努力将“绿色果园”打造成“彩色花园”,为游客提供多彩风景。

为此,村里建起了1个游客接待中心、2个休闲文化广场、3个观景平台,为游客提供更多休闲设施;硬化、油化35公里村道,推介观光路线3条,将其中10公里的公路和步道两旁种上彩色花草;在江边开辟专门的采摘园,供游客采摘、品尝;通过改院坝、改厨房等“五改”,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开办农家乐,推出自己的“拿手菜”作为“大坝第一桌”的特色菜,目前这样的特色菜已有8个……

周功学告诉记者,除了“花果同树”的景观,良好的生态、完善的设施也吸引不少城里人来村里呼吸新鲜空气、品尝新鲜食材。“这段时间来的游客特别多,要来吃饭的游客必须提前几天预约。”周功学说。

目前,大坝村已成功创建AA级景区,开办农家乐10余家,其中强村公司入股发展10家。去年,该村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收入近200万元,带动近百名村民吃上“旅游饭”。

▲ 大坝村村景。通讯员 朱松摄

红色:

“四个先锋”为乡村振兴赋能

“看!这个季节我们的脐橙依然有充足的水分,酸甜可口。今年下单,现采现发!”下午,在靠近江边的果园里,“85后”主播方刚正在果园里直播带货。

方刚是村强村公司营销队队长,5年前回村发展。“村里‘绿色产业’要变现,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盛行的时代,更需要多渠道营销。”他利用自己口才好、“更懂年轻人”的优势,全年直播200余场,介绍销售脐橙,也推销风景,让长江岸边的小村庄通过小小屏幕,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视野,挖掘潜在市场。

大坝村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打造治理先锋、服务先锋、智慧先锋、清廉先锋“四个先锋”。其中,方刚所在的营销队与技术队、劳务队一起,属于“服务先锋”,为村民提供社会化服务。

在坡度超过30度的周家湾果园内,劳务队技术工成金贵正远程遥控,将刚采摘下的8筐脐橙通过电动轨道车运下山。这一车有160公斤,相当于1个人往返3次才能完成搬运的量。

目前,大坝村已架起了3公里长的轨道,连接了村内主要的脐橙产地,可节省人工搬运费至少3000元,同时也减少了因人工搬运、周转带来的磕碰损耗。

“我们这块的工作属于‘智慧先锋’版块,可以让脐橙种植更智慧、更轻松、更绿色。”成金贵笑着说。

在“四个先锋”的支撑下,大坝村获得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两山”基地等荣誉,“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长江岸边的这个村庄徐徐展开。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何维   主编: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