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4案例入选2024乡村振兴实践案例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刘冲

2024-12-27 20:43

近日,由新华网主办的“2024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公布,全国共有100个案例上榜,其中我市有4个案例入选。

我市入选的4个案例分别为,潼南区“创新选聘产业村支书(主任) 柔性引才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聚焦产业三链融合,助力巫山致富增收”、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三峡帮扶‘数字+’赋能奉节‘数兴农’”、璧山区三合镇二郎村“强化茶产业链条 茶文旅融合发展”。

今年7月,新华网在全国范围开展“2024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征集活动,征集方向分为现代农业、文旅融合等12大类。最终入选的案例特色鲜明、成效显著,所破解的问题、所形成的经验做法可复制性、可借鉴性、可推广性强,具有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潜力和价值。

潼南区在2023年为破解乡村产业发展技术人才供给不足、科技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打破行业、身份等壁垒限制,从西南大学等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精准选聘了30名博士等人才担任首批产业村支书(主任)。

潼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选聘产业村支书在“育人才、壮乡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首批30名产业村支书聘任至今,已带动培育在乡人才300余名,有效壮大乡村人才振兴“基本盘”。首批30个试点村社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同比增长137.8%。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在对口帮扶奉节中,则充分利用了数字化帮扶,例如采用“三峡e购+电商”模式,为地区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扩展及社区化营销发展提供有利条件。2023年,三峡集团购买奉节县农产品830万元,联合京东(奉节)数字产业园网上销售农副产品885万元。

璧山区三合镇二郎村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山高岭陡,加上茶叶品种遗失、种植松散,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近年来,当地改良老化的茶叶品种,并新建了茶叶加工厂,重新让茶产业成了村民的致富产业。茶产业有了新面貌,当地又新建了茶山步道、制茶研学基地等设施,让村民借茶产业吃上了旅游饭。

据了解,我市入选的案例将有机会在第三届乡村振兴论坛上作为典型推广,向全国网友展示自身特色。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主编:邹密      审核: 颜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