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12-22 09:2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任务,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进一步强调,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任务新要求,将其中蕴含的理念、立场、方法贯彻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新实践新行动中,全力打造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准确把握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内在要求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建立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必须同样遵循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三个基本要求。

完整性指的是乡村特色产业链条健全,产业体系成熟完备。近年来,我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步伐加快,但仍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不少地区乡村特色产业乡土资源开发不足,仅仅停留在种养环节,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发展滞后,产业融合程度不深,制约乡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建设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必须按照延链补链强链壮链的思路,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拓展乡村多种功能,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先进性指的是乡村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水平高,产业体系具有显著竞争优势。当前,通过深入挖掘独特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乡村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但总体来看,乡村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仍难以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要,不少传统特色农产品存在品种退化、品质下降、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建设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特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以科技发掘和塑造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势。

安全性指的是乡村特色产业链条自主可控,产业体系防范风险能力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尤其是有的国家搞“筑墙设垒”“脱钩断链”,维护产业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代化农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建设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必须加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一方面,加快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攻克智能装备、高端传感器等关键核心装备技术短板,破解瓶颈制约难题。另一方面,实施贸易多元化战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增强贸易主导权和掌控权,提升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大力开拓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实现路径

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大力实施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积极开发乡土资源,把“土特产”培育成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现代化大产业。

推进产业智能化,驱动产业体系提档升级。当前,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演进,要把握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以信息技术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率先在特色粮经作物、特色园艺产品、特色畜产品、特色水产品以及林特产品中,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精准生产、加工储运、质量追溯体系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乡村特色产业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商。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建立健全适应电商发展的供应链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推动乡村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推进产业绿色化,促进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我国很多“土特产”产区自然生态系统保存相对完好,发展绿色天然农产品既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也有能够发挥的产业竞争优势。建设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必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之路。要加快农业绿色科技创新,积极探索低碳农业高效发展模式,开展农业绿色低碳核心技术及装备研发,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先进绿色低碳农业技术,培育更多绿色低碳的乡村特色产业,打造高效生态绿色的特色产业集群。

推进产业融合化,提升产业体系效益水平。乡村特色农产品具有丰富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价值,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建设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要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着力开展清洗分拣、净菜鲜切、分级分割等产品初加工,积极开展食药同源、养生保健、方便快捷的精深加工。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打造功能多元、主题鲜明、文化深厚、服务优质的农文旅融合精品。三是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共享农庄、森林康养、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进农业跨界融合。

加快建设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重点任务

注重规划指导,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乡村特色农产品由于受到地理区域限制,资源环境容量、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均有限,要切实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优化布局方面的作用,科学确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合理边界”。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和优势,因势制宜、因地制宜、因产制宜,一县一策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既要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弱项,推动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形成市场优势,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又要找准错位发展的目标定位,做到生产适度规模,防止盲目扩产,避免同质化竞争。

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完善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瞄准中高端消费需求,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设施、新装备、新技术、新品种,通过应用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农业大数据技术、智慧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同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强化前瞻性谋划,以生物合成、“农业工厂”、功能重组蛋白等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打造一批体现未来现代化方向的智慧农场,开辟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赛道。

加强政策保障,增强产业发展动能。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全面的思路、更有力的措施做好现代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建设工作。一是加强资金保障。在生产基地建设、现代流通设施升级改造等公益性领域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政府投资为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二是强化用地保障。各地应充分考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时同步考虑产业用地布局。三是加大宣传推介。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全国性平台开展专场推介,提升乡村特色农产品的美誉度和市场认可度。同时,推动头部电商平台设立专区,通过流量支持,促进产品线上销售。

来源: 农民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