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看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12-18 08:54

12月12日,2024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与科技竞争力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办。论坛设置了成果发布、院士报告与企业报告等专题活动。其中,重点发布了《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2024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2024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2024中国涉农企业创新报告》4份专题报告。这些报告梳理了农业科技与产业前沿研究最新进展,展望了未来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将在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布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引导涉农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中国农业科技实力持续稳居全球第一方阵

中国农业科技论文发文数量持续排名全球第一,中国农业科技论文竞争力指数位居世界首位,中国农业专利竞争力指数首次排名全球第一……《2024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以下简称《竞争力分析》)发布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传递出中国农业科技实力持续稳居全球第一方阵的蓬勃态势。

论文与专利是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次发布的《竞争力分析》,统计了论文和专利的最新数据,并从农业科技实力角度对中国、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22个全球农业代表国家进行竞争格局分析。

从国际竞争来看,自2018年起,中国农业总体科技论文竞争力指数和发文量反超美国,从2019年开始,中国农业科技高被引论文量反超美国,近几年持续排名全球第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包揽全球农业科技竞争力机构排名冠、亚军,在全球农业科技竞争力机构TOP10榜单上,中国上榜机构数量为6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周清波研究员表示:“整体看,中国农业科技论文‘量大质低’现象得到根本性改善,不仅数量持续领先,质量也进一步提升。”

专利方面同样进步显著。《竞争力分析》指出,中国农业专利竞争力指数首次由第二位升至第一位。2019年至2023年,中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以57.92万件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占22国农业发明专利总量的51.18%;中国农业发明专利平均被引频次为1.28,居22国第一位。

中国在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养殖与管理、动物疫病防控、作物有害生物防控、生物农药、农产品加工、植物营养与肥料8个技术领域专利竞争力排名第一。中国在13个农业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在植物营养与肥料、作物有害生物防控、农业机械装备3个领域上榜TOP100专利竞争力的机构数量最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但是中国农业领域90.18%的专利申请局限于本国范围,域外专利保护水平亟待提高。《竞争力分析》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域外专利保护,提升专利质量以及专利保护范围和水平,为中国农业科技走出去提供知识产权保障。

我国在研究热点前沿中持续领先

研究热点前沿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最新热点和趋势。本次发布的《2024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以下简称《热点前沿》)遴选出全球农业9大学科76个研究热点以及13个农业研究前沿,并以这些指标为依据,评估了全球国家和机构的研究活跃程度及表现力。

《热点前沿》指出,全球农业热点前沿研究正指引农业科技的未来方向。其中,交叉学科的研究已成为引领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方向的关键因素,它不仅促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的提出,还加速了农业的绿色转型进程。生物技术重塑全球农业热点前沿,驱动其加速向精准农业与合成生物学融合深度转型,促进形成数据驱动的智慧管控,在热点前沿中发挥无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基石。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不仅深刻促进农业热点前沿领域的深入探索、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还显著推动了农业科技的持续进步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热点前沿》显示,中国在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中持续领先,引领度显著提升。在2024全球农业研究热点前沿表现力排名中,中国以总体表现力得分80.43稳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美国、英国、德国。中国不仅在整体表现上保持领先地位,在贡献度、影响度和引领度3个二级指标上,也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李新海分析:“中国在农业研究前沿领域发挥主导作用的论文产出显著增加,这反映了中国农业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及其对全球农业科技创新的深远影响。”

从学科上看,全球农业9大学科中,中国在6个学科的热点前沿表现力位居第一。机构学科表现力数据分析则表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是在全球农业热点前沿领域表现最突出的5个中国机构。《热点前沿》指出,近5年,表现出色的中国农业研究机构数量有所增加,这表明中国在多个农业学科的研究实力持续提升。

《2024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报告遴选发布了10项代表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它们分别是:破解水稻籼粳亚种生殖隔离之谜,助力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人工智能助力碱基编辑新工具挖掘;解析铁元素进入玉米籽粒的分子机制;揭示大白菜远缘杂交障碍的形成机制;发现栽培葡萄双重驯化和性状起源;有害突变二维图谱指导杂交马铃薯育种;揭示鹿茸再生发育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揭示植物气传性免疫的分子基础;提出全球农田氮素污染治理的成本收益和激励机制;解析多倍体鱼类亚基因组不对称进化的普遍规律。

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强化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本次发布的《2024中国涉农企业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涉农企业》)以中国上市涉农企业为评价对象,对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涉农企业》显示,我国涉农企业创新指数连续5年稳步增长,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2019年至2023年,我国涉农企业创新指数从46.85提高到49.04(满分100)。其中,2023年的涉农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相比2022年增长4.01%,进步明显。涉农企业创新投入能力稳步提升,表明涉农企业正逐步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

创新平台建设仍是制约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短板。《涉农企业》显示,我国421家上市涉农企业中,70.31%不具备国家或部级创新平台,只有42.28%的企业开展了协同创新活动。同时,涉农企业创新发展矩阵也有待进一步优化。2023年,我国涉农企业创新指数集中分布在40~55区间(占比46.56%),得分75分以上的企业仅1家,农业领域缺乏科技领军企业。

“由此,我们建议进一步强化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毛世平研究员说。《涉农企业》建议,应打造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企业方阵,分层分类培育壮大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健全以创新平台为载体的农业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建立以涉农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机制。此外,还应强化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优化企业创新生态。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表示,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经迈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在支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中处于战略先导地位、发挥着根本支撑作用,但是对照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竞争力,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 农民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