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启新岁,青春好风光!听大学生荐书说期许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聂晶

2025-01-23 15:43

由重庆日报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书评大赛启动近三月来,已收到投稿几百篇,大学生们带着青春独有的锐气与蓬勃朝气,踏浪而来,他们穿梭于经典与新作之间,用新锐视角剖析书籍内核。从文学名著的当代新解,到社科论著的深刻洞察,每一篇书评都流淌着青春与知识碰撞的火花。

新春之际,书墨飘香,尤为动人。我们特别邀请其中的8位大学生为我们推荐新春图书,诉说新年的阅读期许。借由这些推荐,我们看到青春因阅读而熠熠生辉,知识在传承中汇聚力量。愿读者在这个新春,跟随大学生们的指引,翻开书页,于字里行间感受青春奋进、知识涌动的磅礴力量,共赴书香之约。

《我们的节日:春节》

作者:冯骥才

推荐人:韩鑫照(西南政法大学)

推荐理由>>>

年关将至,伴随着一趟趟高铁的疾驰、飞机的升降、绿皮火车的阵阵汽笛或是高速公路上的自驾大军,阖家团圆慢慢靠近。春节的喜庆和欢乐,不仅出现在我们身边,也出现在文人的笔下,他们用文字记录着这一美好且古老的团聚时刻。

《我们的节日:春节》作为“我们的节日”系列读本的最后一本,由著名作家冯骥才编写。全书以科普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句,从“话说”“传说”“歌谣”“对联”“风俗”“饮食”“文艺”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同时穿插图片和画,图文并茂,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对生活的崇拜与向往以及浓浓的年文化,在通俗与文艺的平衡点上展现一个全面、立体的春节。

新年期许>>>

就我个人而言,阅读是一项“精神马拉松”,它可以给予精神上的锻造,在不同题材的书籍中踱步,可以横跨古今,继承前人智慧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见识短浅、思想单薄。

新的一年可能只是到达了长跑途中的补给站,并不是这项运动的完结,它需要并值得坚持。这一年里,我会尝试涉猎自己很少尝试的体裁和种类(如散文、长篇史诗),希望读懂3-4本书,求精不求多。同时,我也希望身边人和各位虽受物质生活的裹挟,却能在阅读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让生活更加合乎心意。

《忙得有价值,闲得有滋味》

作者:梁实秋

推荐人:刘语萱(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推荐理由>>>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找到生活的平衡点显得尤为重要。梁实秋先生的《忙得有价值,闲得有滋味》一书,正是对此理念的深刻诠释。

书中的故事生动有趣,既有对忙碌生活的深刻反思,也有对闲暇时光的细腻描绘。它让我们明白,无论身处何种状态,都应珍惜并充分利用时间,让生活充满意义与乐趣。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能够引导你找到生活平衡点的书籍,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它不仅能够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还能激发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相信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忙碌与闲暇的平衡,让生活更加充实与美好。

新年期许>>>

阅读好处多多。它像一扇窗,打开新世界,让我们领略不同风景与思想,增添谈资、开阔眼界;又似心灵避风港,沉浸其中可暂忘烦恼,获得宁静与力量。

2025年,我给自己制定了阅读计划:读20本书,涵盖文学、历史、心理等领域,每月至少精读一本经典。我期待通过阅读,让思维更加敏锐,能从多元视角看待事物;提升语言表达,出口成章;还希望在书中找到解决生活困惑的答案,丰富内心世界。遇见更好的自己,让阅读成为生活中最美的习惯,陪我走过四季。

《刀锋》

作者:[英]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推荐人:颜语桐(南开大学)

推荐理由>>>

毛姆的小说《刀锋》是一部充满哲思和人性思考的经典之作。全书以主人公拉里的人生探索为主线,围绕他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展开。拉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他放弃了富裕生活和稳定的事业,踏上了追求内心自由和真理的旅程。这种独特的人物塑造和叙述视角,使《刀锋》成为一部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同时,书中的其他角色,如伊莎贝尔、艾略特等,也以各自的选择和命运,呈现出多样的人生道路。这种对比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与选择的代价。

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而《刀锋》就是一本成长的指南书。书中拉里历经战争洗礼,从迷茫走向坚定,在苦难与磨砺中实现灵魂蜕变。我们在大学也会遭遇各种挑战与挫折,拉里的成长历程能给予我们力量。它让我们明白,成长是一场艰苦却又充满惊喜的旅程,激励我们勇敢面对困境,在挫折中塑造更强大的自我,实现青春的华丽转身。

新年期许>>>

新的一年,我希望我的阅读不仅局限于数量,还要注重深入理解内容,同时探索多元主题,从设计到文学,丰富思维范畴。每天争取固定阅读30分钟到1小时,形成稳定的阅读节奏。加入线上或线下的读书会,听他人分享感悟,激发更多思考。

《雨季不再来》

作者:三毛

推荐人:马晨阳(长安大学)

推荐理由>>>

《雨季不再来》是三毛用文字编织的一首长诗,细腻地描绘了她年少青春的画卷。在这本书中,三毛以她独有的笔触,记录了那些如梦如幻的岁月。她的文字如同“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温情,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三毛用她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又充满魅力的自己。她的文字不仅仅是对青春的回忆,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正如她所言:“人生如同一场梦,唯有醒来的人,心才不会感到寂寞。”在阅读《雨季不再来》的过程中,我仿佛与三毛一起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行,感受到了成长的苦涩与美好。

它不仅是对青春的致敬,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的表达。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去感受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新年期许>>>

“我宁可痛苦,我不要麻木。”这是22年前陕西农妇刘小样面对央视记者提问时给出的回答。于我而言,阅读的功用也是这般。这并不是通过窥探书中人物的坎坷经历提醒自己时刻审视生命,而是以书中各种人物、事件的经历为养分,汲取深度思考和理智辨别信息的力量。

每每与书中人物遭遇共情同感的瞬间,也是我一次次靠近文学的尝试。过去的这一年不知不觉中已经阅读了近百本门类多样、古今中外的书籍,我为这种开卷有益的邂逅而惊喜,也为自己能够坚持阅读而自豪。

在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与书籍不期而遇。“不求收获,只为耕耘”地去展开阅读,不设限地在书中寻找共鸣并运用在生活实际的沟通交流中。

《我们仨》

作者:杨绛

推荐人:张敏杰(重庆工商大学)

推荐理由>>>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创作的散文集,也是一部读起来让人感动的作品。该书主要通过杨绛的回忆,讲述了她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三个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与温馨生活,讲述了一个平凡却又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故事。杨绛通过自己的视角,以简洁且朴素的文字,回忆了她与丈夫数十年的相知相守,和女儿美好日常的点滴互动,展现了一家三口之间快乐美好却又艰难的日子。但女儿和丈夫先后离世,让杨绛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日子。书中,杨绛并没有刻意渲染悲情,而是通过回忆生活中一些平淡的琐事,表达了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与怀念,让读者明白家庭、亲情和爱情的真正含义。

新年期许>>>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对踏入未知的社会,心中难免存在一些害怕和担忧。实习、论文和工作的压力不断袭来,只有阅读才能让我暂时脱离这份压力,找到内心的平静。我喜欢在阅读中去领略不同的人与事,跨越时空、穿越历史。看书中那些勇敢、坚强、充满智慧的故事,能让我在阅读中积蓄力量,重新出发。

展望2025年,希望在新的一年顺利完成论文的同时也能继续阅读喜欢的书籍,尤其是关于心理学和自我提升的书籍。希望能在当下的压力和忙碌中,始终不忘自我充实和成长,在阅读中得到人生的智慧与思考。

《明亮的夜晚》

作者:[韩]崔恩荣

推荐人:朱悦霆(西南政法大学)

推荐理由>>>

我最近读过一本十分喜欢的书——《明亮的夜晚》,它讲述了31岁的“我”与祖母重逢后,通过旧相册揭开家族中曾祖母、祖母和母亲等几代女性故事的温情篇章。这些女性虽历经生活磨难,却在各自的时代中相互依偎、坚守前行,宛如在黑暗中闪烁的微光。

书中文字细腻优美,家庭、亲情、爱情等元素交织,勾勒出生活百态,每一个情节都直抵人心,让我沉浸其中,感同身受。它宛如知心好友,引领我探寻生活本真。读完,我内心满是温暖与力量,也对自我有了新的认知。几代坚韧的女性们在岁月长河中历经风雨,却始终心怀希望,恰似春节时即便寒冬料峭,人们也怀揣着对新岁的热望。

新年期许>>>

身为一名刚踏入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大学生,阅读于我而言,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展望2025年,在潜心钻研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我精心制定了一份充实而富有意义的阅读计划。每月,我将深入研读一本新闻传播领域的经典著作,诸如《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等,旨在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强化专业素养;此外,每月我还会开启一本课外书籍的阅读之旅,像《灿烂千阳》《命运》等心仪已久的佳作,都在我的阅读清单之上。

我将这份阅读的决心与期许送给2025年的自己,也分享给每一位热爱阅读、追求进步的朋友。愿我们都铭记“人生太短暂,别想、别怕、别后退”,尽情沉浸于阅读的海洋,去探寻那些心仪已久的书籍宝藏,努力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长日将尽》

作者:[英]石黑一雄

推荐人:汪栖同(南昌大学)

推荐理由>>>

《长日将尽》是诺奖作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写了传统英式管家史蒂文斯为成就事业而荒废人生的故事。史蒂文斯作为管家之子,子承父业,长大后进入显贵达林顿勋爵的府中工作。为了事业,他放弃了亲情和爱情,将自己全身心都奉献给达林顿府。当一切尘埃落定,达林顿勋爵成为了间接帮助德国发动战争的帮凶,史蒂文斯作为帮凶的帮凶,其理想也随着达林顿府的败落而湮灭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对史蒂文斯的内心世界层层剖析,展现出他在“沉没成本”影响下的自我欺骗和犹疑。在小说的结尾,史蒂文斯终于能够坦然面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错付,迎接新的生活。这正是小说传达出的道理:沉溺于过去的人,也会失去未来。

新年期许>>>

于我而言,阅读是一件长久的事。无论是小学时期画多字少的漫画书,还是如今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经典名著,都让我感到饱足。阅读拓宽了我的眼界,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阅读更是我们进行文学评论、文学写作的基础和前提。阅读是一条输入的路径,而写作则是输出,只有先从阅读中汲取足够的养分,才能创作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作品。可以说,无阅读,不写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的阅读目标是读完老师推荐的阅读书目,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相关方向的书籍。在完成学业要求之外,拓宽阅读面,不局限于获奖作家作品,挖掘和细读更多自己喜欢的、值得模仿和学习的作品,培养自己的文学审美意趣。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美]哈珀·李

推荐人:赵贵(重庆师范大学)

推荐理由>>>

美国女作家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书名源自美国南方的一句谚语“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一种罪恶。”知更鸟除了高唱动人的歌曲外,不做任何伤害他人的事情。所以打死这样无害的生灵就是一种罪恶,一种毫无意义的残杀。而这种知更鸟在书中有很多,黑人汤姆、怪人阿瑟,也包括孩子们善良的天性。

我们时常身处繁华忙碌、信息纷杂的环境中,时常被外在的表象迷惑双眼,忘记去发现他人的温暖与善意。正如《杀死一只知更鸟》警醒着我们,人不能仅停留于审视外在美,更要像书中那些勇敢打破刻板印象的孩子一样,努力发掘他人的内在美。

新年期许>>>

如今“内卷成风”,作为大学生的我也时常感觉自己被生活、学习与社交媒体的压力裹挟。学业上,科研难题如崇山峻岭;生活里,琐事繁杂;社交媒体上,信息洪流滚滚,他人的精彩生活与自己的平淡日常形成鲜明对比,焦虑感便悄然滋生。疲惫与迷茫交织下,我也试图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在2025年中,我希望自己能有平淡坦然的心态,方能唤醒自己内心深处对美好的感知,以更包容、更温柔的心迎接新一年的种种挑战与美好,让生活因这份内在美的追寻而更加精彩,这便是经典书籍跨越时空给予我们的新年馈赠。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聂晶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