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五运|记者手记:跨越16年,中国体育奔涌向前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金鑫 首席记者 龙帆

2025-11-09 22:06

月朗星稀,爽风习习。11月9日晚,国内参赛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社会关注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第十五届全运会应四年之约,在羊城广州启幕。

灯光绚烂,歌声嘹亮,运动员与观众欢聚一堂,共襄盛举。从傍晚的暖场环节开始,客家花环龙、汕头双咬鹅、揭阳青狮等岭南非遗技艺展演和《朋友》《紫荆花盛开》《澳门之夜》等经典老歌轮番上阵,不时引发全场观众齐声合唱,让广东奥体中心变成欢乐的海洋。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现场。首席记者 龙帆 摄

随后的文体展演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陈小春等人演唱的《海阔天空》,引发观众大合唱;一身白色西装亮相的刘德华,以一首经典《中国人》更是嗨翻全场,让人宛如置身演唱会现场。最后,周深和单依纯合唱的十五运会主题曲《天海一心》,“一滴水,一滴一滴一滴一滴的水,是咸的,那是感动的眼泪……”声音空灵,让观众如痴如醉。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回想我第一次采访全运会,已是16年前。当时,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举行,记者们的足迹走遍了济南、青岛、潍坊、淄博等地,见证了齐鲁大地的热情和豪爽。“好客山东”,成为当时记者们最大的感受。

16年过去了,从山东到广东,从黄海之滨到粤港澳大湾区,我虽已变成了“老记”,但目之所及,不变的,是赛场上全力拼搏的运动员们;不变的,是人们对体育的热爱和参与;不变的,是所有人对“更高更快更强”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金鑫在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首席记者 龙帆 摄

当我站在全运会开幕式现场时,想到这一切,我眼眶发热!我激情澎湃!

厚积薄发的中国体育,在一个又一个奥运会和全运会上,不断树立起新的里程碑——我们在金牌数、奖牌数上屡创新高,实现了多个项目成绩的突破。老将老而弥坚,主将如日中天,小将奋力争先。

追赶与被追赶之间,中国体育奔涌向前。

当晚,广东奥体中心内的欢呼与掌声,既是送给老将们多年坚持的认可,也是对后辈们尽快成长的殷切期望。

当然,全运会的意义不仅仅于此。

8年前的天津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首次登上全运会舞台;4年前在陕西,参与规模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的“奥运练兵场”,再到大众参与的“全民全运”,如今的全运会,不仅是专业体育健儿的舞台,更是普通体育爱好者都能参与的盛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北京欢迎你》里唱道:“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如今的全运会,让体育走进千家万户,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心手相牵,形成合力,为体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号角已吹响,吾辈当自强!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周双双   审核: 聂晶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