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渝超”|全家总动员!周末看“渝超”正在成为一种习惯
2025-10-20 20:41
“有了‘渝超’,周末约亲朋好友一起看球,健康又开心。”10月20日,家住渝中区黄花园的桑先生开心地对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说。
今年9月13日,2025重庆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渝超”)在大田湾体育场隆重开幕。一个多月来,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重庆球迷和市民的生活方式。“周末看渝超”,正在成为不少家庭周末合家欢的好选择。
球迷打麻将少了,看球多了
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城市足球联赛,“渝超”于2025年9月开赛,明年3-4月举行总决赛,时间跨度8个月,比赛场次一共178场。“渝超”除了给各支参赛球队更多比赛和锻炼的机会,也让不少重庆市民逐渐养成了周末现场看球的习惯。不少中年球迷表示,自从有了“渝超”,现在自己打麻将都变少了。
▲梁平运虹队VS巫溪红池坝队比赛现场。组委会供图
“以前周末我们一般是这样耍:从周六下午开始,几家人找个地方,大人打麻将,娃儿耍游戏,一坐就是大半天,不利于健康,还影响娃儿视力。现在好了,提前抢好球票,大人带上娃儿一起去现场看‘渝超’。看完球一起吃饭摆龙门阵,安逸得很!”家住巴南区龙洲湾的余先生表示,携家带口看“渝超”,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亲子活动方式。
▲居民在楼顶观看渝北临空队VS南岸万和医药队的比赛。 资料图片
10月18日,渝北临空队主场对阵南岸万和医药队。这是渝北临空队第一场主场比赛,吸引了上万人现场观看。虽然当天倾盆大雨,但球迷尹先生和妻子仍然带着儿子女儿去了现场。
“儿子现在上高一,一直很喜欢足球。渝北队第一个主场,我们全家集体出动,不仅现场看了比赛,还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帮助发放球迷服。”尹先生说,“周末看球,成为我们家最新的娱乐方式,我给全家四个人都买了渝北区的主场套票,每场比赛都要去现场。有时间的话,也会去客场为渝北队加油,像上次客场踢巴南,我们就带着女儿去看了球,大儿子在上课,没去成。老婆以前不太懂球,但受我影响,逐渐变成了球迷。以前想现场看球很麻烦,现在有了‘渝超’,就在家门口,确实方便多了。”
渝北区球迷协会负责人表示,类似尹先生这种情况,在他们协会中非常普遍,“周围很多朋友看‘渝超’积极得很哦,这几天一直催我早点把客场球票帮忙定下来。感觉这种全家一起看球的模式,非常健康,还能促进家庭成员感情。”
▲璧山狼队对阵铜梁火龙队的比赛,现场有许多热情的球迷。组委会供图
据统计,过去两周,“渝超”不少比赛都遭遇了倾盆大雨,但仍有超过10万名球迷到现场,为主队呐喊助威。雨衣成了最好的战甲,雨声变成热血的战歌。
对此,家住龙兴足球场附近的贺先生深有感触:“以前看英超直播,经常看到一大家子人集体出动看球,既有胡子花白的老人,也有稚气未脱的小朋友,很羡慕这样的足球氛围。现在,‘渝超’来了,周末带家人去看球,已经成为我们家的固定节目,希望我们重庆的足球联赛发展得越来越好。”
走在街上被认出,球员很意外也很开心
“渝超”改变的,不仅是球迷的周末生活。一个个以往并不出名的业余足球高手们,也因为“渝超”成了小有名气的球星,甚至走在街上也被球迷认出。
10月18日,江北信也科技队主场1:2不敌渝中半岛队。渝中半岛队3号球员李非亚两次头球破门,成为球队客场获胜的关键。加上揭幕战的“渝超”首球,在场上踢左边后卫的李非亚4场比赛打入3球,成为队内最佳射手。
李非亚告诉记者:“‘渝超’影响力确实很大,有一次我去大坪时代天街吃饭,居然有人问我是不是渝中半岛队3号,我感觉很意外,也很开心。”
李非亚今年32岁,是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教师。他对记者说:“我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同事,有些人以前从来不看球,但因为我在踢‘渝超’,他们基本上每场比赛都会关注,有的看视频直播,有的来现场看。通过足球,平时交集不多的同事、朋友们,增加了见面的次数,增进了感情,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朋友们也觉得现场氛围特别棒。”
李非亚还介绍,母亲是甘肃人,“知道我在踢‘渝超’,老家那边的人说11月16日会来重庆大田湾体育场,现场观看我们主场踢渝北临空队的比赛,这让我很意外、很感动,也说明‘渝超’影响力确实很大。对于我们球员来说,踢‘渝超’和以前踢比赛相比,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想象一下,在上万名观众面前踢球甚至进球,帮助球队取胜,那种满足、激动、兴奋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样因为“渝超”成名的,还有巫山红叶队的9号球员夏奇。凭借一脚50多米远的超级任意球直接破门,他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相关视频播放次数超过5亿次。上周,他成为第十九届巫山国际红叶节推广大使,还受邀走进合川区银翔实验小学,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足球故事。
对此,夏奇表示:“感谢球迷的肯定,我会继续努力,为巫山红叶队踢好接下来的比赛。”
带动赛事发展,让更多人参与运动
“渝超”对普通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还体现在参与者数量的增加上。
李非亚介绍,“我们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踢球和看球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学校有个校队,以前一百人都不到,现在想进队的有两三百人了。很多人都想来体验正规的训练,这些都是‘渝超’的功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渝超”打响后,还带动了更多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发展。
9月底,沙坪坝区举办了“家门口的赛事”,通过整合社区“10分钟健身圈”设施资源,让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走进居民生活,22个镇街的赛事持续推进,进一步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娱乐”的运动氛围,为区域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在万盛区,随着“渝超”热潮的蔓延,一场超燃的校园足球盛宴正在上演——10月16日,2025年万盛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暨第10届中小学“雏鹰杯”校园足球赛正式打响,近800名少年集结绿茵场,足球活力持续升温。
在石子山体育公园、在渝北全民健身中心、在重庆奥体中心,随时都能见到坚持锻炼的市民。大家以亲身参与的方式,让运动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沙坪坝陈昌银队以2:1战胜两江深蓝汽车队,球员赛后答谢球迷。资料图片
对于“市民周末看渝超”一事,重庆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库专家牟红表示:“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一个现象,不仅让球迷享受了精彩的足球赛事,带动了文旅的发展,还改变了市民的生活方式。一家人去球场看球,一起享受热情,一起体验遗憾,不仅能增进感情,还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