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韩非:科学认识龙骨坡遗址的地质年代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欣 郑宇

2025-09-17 21:58

“2015年,当时我还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我们用电子自旋共振与铀系联合法测年技术,对来自龙骨坡遗址的不同层位化石进行了系统的年代测定。10年来,我们持续关注龙骨坡,也期待用科学方法带来新突破。”9月17日,在2025长江文明论坛期间举办的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上,云南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韩非,以《龙骨坡遗址年代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为题,就科学认识龙骨坡遗址的地质年代作了分享。

▲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上,韩非作报告。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1984年,黄万波研究员等发现了被誉为“东亚人类摇篮”的龙骨坡遗址。这里出土了东亚地区迄今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也是迄今欧亚大陆时代最早、内涵最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

“因为准备博士论文,我在2008年第一次来到龙骨坡,开展测定遗址化石年代的研究工作,此后也一直跟踪龙骨坡的考古进展。”韩非表示,科学认识龙骨坡遗址的地质年代,一直是龙骨坡遗址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对龙骨坡遗址生物地层及动物群生存环境的研究显示,遗址年代大致介于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

为更加科学地探究遗址的年代,研究者也采用了多种手段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测年工作。199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刘椿等用古地磁法测定含“巫山人”化石的龙骨坡遗址第8水平层的地质年代为距今204万年前。2015年,韩非等用电子自旋共振与铀系联合法测年技术测定,龙骨坡遗址含人工石制品和人科化石的地层年代跨度为距今250万年至220万年。202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邓成龙和孙蕗等利用古地磁法对龙骨坡遗址进行的最新测年结果表明,龙骨坡遗址文化层的地质年代介于距今250万—200万年之间。对于龙骨坡遗址的年代,不同的研究团队采用不同测年方法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

“总的来说,龙骨坡遗址的测年问题是多样的、复杂的。”韩非表示,基于龙骨坡遗址自身复杂的堆积环境,其本身的断层错位及倾斜地层,有学者认为早期古地磁研究中得到的多个极性事件很可能只是同一极性事件的重复,所以其结果并不是完全可靠的。通过第三阶段的考古发掘,我们可以看出龙骨坡遗址是由多个地层剖面组成的,相关年代问题的解决需要具体研究不同发掘区的埋藏环境和堆积序列。他表示,这类早更新世遗址的发掘,需要同时配备年代学、环境学、地质埋藏学等多学科人才队伍联合攻关,才能科学合理地释疑。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廖雪梅   审核: 聂晶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