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长江文明论坛下周启幕,精彩亮点提前剧透→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韩毅 记者 崔力

2025-09-09 19:35

▲9月9日举行的2025长江文明论坛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9月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长江文明论坛新闻发布会。本届长江文明论坛将于9月17日在重庆举办,以“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为主题,邀请多位国内外专家共话文明传承、共商文化交流。论坛期间,我市还将举行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2025世界大河歌会、长江流域非遗交流展示等一系列文化研讨交流活动。

长江文明论坛实现“三个转变”

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管洪介绍,本届论坛由中共重庆市委、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重庆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

论坛得到了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中央和国家部委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得到长江流域省(区、市)宣传部门的积极支持,吸引了相关高校、社科机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

相比前两届论坛,本届论坛实现了“三个转变”,具有“三个特点”。

“三个转变”,即从国内论坛向国际论坛转变、从文化主题向综合主题转变、从单一场景向综合场景转变。

“三个特点”分别是:

走向国际化。本届论坛首次实现了国际化升级,不仅将主题确定为“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突出世界大河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在受邀专家中,外国专家占有较大比重,其中主论坛演讲嘉宾有五位来自国外。推动长江文明论坛国际化发展,旨在进一步提升长江文明、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大河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进步,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根基。

嘉宾层次高。在受邀参加本届论坛的嘉宾中,有中央和国家部委、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负责人,有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在内的业界专家,有来自英国、巴西、埃及、巴基斯坦等国研究世界大河文明的专家学者。这意味着世界前三大河流域和被誉为人类文明摇篮的两河流域研究的专家都将汇聚重庆,围绕长江文明保护传承、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等主题进行演讲交流。

活动更丰富。本届论坛除了主论坛外,还将同期举办一系列文化研讨交流活动,包括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2025世界大河歌会、长江流域非遗交流展示、“从敦煌到大足”专题陈列展、“新韵重庆”无人机表演、长江文化探访交流活动等。

论坛成果丰硕,意义重要而深远

在答记者问环节,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严兵介绍了办好长江文明论坛的重要意义。

据介绍,2023年,我市举办了首届长江文明论坛。2024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长江文明论坛升级为常设性省部级论坛,并由此成为长江流域文明(文化)类唯一省部级论坛。

前两届长江文明论坛累计邀请全国知名高校、社科机构、文博单位共2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紧扣“长江文化传承发展”“长江文化建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大力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线路的长江样本”等专题,进行了主旨演讲。相关成果汇集成了《长江文明论坛文集》,总共收录文章75篇,总字数达51万余字。其中,专家们关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题材文艺精品创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已转化为重要政策举措。

总体看来,经过前两届的成功举办,长江文明论坛已逐步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央地共建、区域联动”的高端学术论坛。

2025长江文明论坛的站位更高、视野更宽、举措更实,将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学术论坛、国际交流平台、文化传承品牌。而办好长江文明论坛,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是弘扬长江文化、传承长江文明的重要举措。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办好长江文明论坛,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实践。多姿多彩的长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滋养。举办长江文明论坛,有利于充分展现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增强长江文化的传播力和感召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是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具有重要价值和独特地位。举办好长江文明论坛,有利于把弘扬长江文化、传承长江文明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是促进大河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载体。以国际化视野举办长江文明论坛,有利于促进世界大河文明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进一步提升中华文明、长江文明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促进大河文明共同进步,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根基。

活动更丰富多彩,场景更多元多样

发布会上,市文化旅游委一级巡视员幸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文科,万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艺义,巫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勇就本届论坛的相关活动,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介绍,本届论坛不仅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场景也更加多元多样,配套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具体包括:

长江流域非遗交流展示活动将与长江文明论坛同期举行。该活动由市文化旅游委联合长江流域12个省(区、市)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共同举办,是长江流域非遗保护协同机制下的重点项目。其相关活动包括:召开长江流域非遗保护协同机制会商会,进一步深化区域协同保护,形成非遗保护的强大合力,提升长江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水平;举办长江流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介活动,为大家相互学习借鉴提供宝贵机会,同时也让大家领略长江流域的文化之美;举办长江流域非遗精品展,遴选了长江流域13个省(区、市)100项非遗代表性项目、800余件非遗精品参展,是重庆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非遗展览;发布“跟着非遗游长江”非遗旅游地图,让游客感受不同地区非遗的独特魅力,体验非遗产品制作过程,品尝非遗美食,为文旅产业发展和带动消费注入新活力。

“从敦煌到大足”专题陈列展将继续通过数字沉浸、实物展陈、学术研讨等三维联动的方式,以长江之水为经,以石窟艺术为纬,让千载文脉与当代科技对话,实现考古价值向公众审美、静态遗产向活态体验的转化,让观众在领略石窟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重庆、长江的魅力。

第八届世界大河歌会将在万州举行,不仅邀请到李丹阳、王凯等国内知名艺术家倾情献唱,还邀请到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国的“异域好声音”加盟,将呈现一场江河文明交流交融的盛会。歌会还将面向全国游客免费发放3000张门票。

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也将在长江文明论坛期间举办。该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法国、马来西亚等国的9名国外专家,以及高星、夏正楷、黄万波等60余位国内专家,围绕“龙骨坡遗址的发掘、保护与利用,东亚人类起源与演化”等课题,进行深入研讨。

此外,在本届论坛期间,我市还将举行“新韵重庆”无人机表演、长江文化探访交流活动等。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廖雪梅   审核: 吴国红 主编:聂晶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