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记忆!这些展览带你回顾重庆抗战岁月
2025-09-06 20:43
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4楼展厅内,15件国家一级文物静静陈列,其中一份1942年周恩来亲笔修改的《新华日报》国际评论稿件,虽墨迹斑驳,却字字铿锵,清晰传递着中国共产党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坚定信念。
9月6日,重庆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专题展”,到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的“世界反法西斯名城主题展”,再到各个博物馆推出的文艺特展、社教活动,重庆文博系统通过数百场展览与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重现了重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的辉煌历程。
多维呈现:勾勒抗战的壮阔图景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于8月26日推出“宣传出去 争取过来——中共中央南方局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专题展”。该展以7大板块系统梳理了南方局在周恩来领导下,广泛开展国际统战工作的历史脉络。1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中,85件(套)展品、24件(套)文物静静陈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15件(套),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推出的“重庆——世界反法西斯名城”主题展览。该展以时间为主线,通过五大章节全面展现重庆在抗战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展览以翔实的史料、宏大的叙事和创新的展陈方式,深刻阐释了重庆在抗战中的战略作用与精神象征。
刘伯承六店旧居纪念馆则通过“红星照耀中国——国际视野中的抗日根据地”展览,以国际友人的视角再现了抗日根据地的真实面貌。埃德加·斯诺、白求恩、美军观察组等人物与事件的展示,不仅拓宽了历史叙述的边界,也更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文艺抗战:笔墨刀锋中的民族呐喊
文化抗战是全民抗战中不可忽视的一翼。“刀耕墨染 救亡图存——全民族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木刻漫画专题展”于9月1日在重庆七中启动首展。展览从千余幅原始刊载作品中精选180幅,以木刻与漫画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生动反映了全面抗战的政策宣传、军民协作、日寇暴行、国际同盟等历史场景,成为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刀耕墨染 救亡图存——全民族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木刻漫画专题展”首展走进重庆七中。 受访单位供图
南岸区文化艺术中心开展的“战火中的文艺先锋——抗战时期文艺界重庆历史名人展”,则从501位重庆历史名人中遴选出41位文艺界代表,通过他们的作品与事迹,展现烽火岁月中齐聚重庆的文艺家以笔为枪、以歌为矛的场景。
与此同时,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举办的“铁血丹心·翰墨铭史”馆藏名家书画展,集中展出了40余幅珍贵书画作品。艺术家们以笔墨寄托情怀,以色彩铭刻历史,深刻诠释了艺术与历史、精神与记忆之间的深刻联系。
薪火相传:爱国教育浸润青少年
历史不仅要被铭记,更应被传承。9月3日,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史实展馆迎来一群少先队员们。他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认真观看展览,通过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了解重庆大轰炸的历史真相,感受山城人民“愈炸愈强”的坚韧精神。
▲少先队员和市民在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史实展馆观看阅兵。受访单位供图
同一天,忠州博物馆与鸣玉溪小学校联合开展“山河忆峥嵘 少年承壮志”主题社教活动。20名少先队员在参观“忠州军民抗战与家国情怀特展”之后,参与爱国主题金箔画制作。孩子们用金箔勾勒山河轮廓,用巧思寄托爱国情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了对历史的理解与敬仰。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举办“还我河山——抗日烽火中的聂荣臻专题展”。受访单位供图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则通过“还我河山——抗日烽火中的聂荣臻专题展”暨国防教育公开课,以聂荣臻元帅的事迹为主线,系统展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从创建到发展的全过程,为青少年提供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历史教育课。
八十年前,先烈以血肉筑民族复兴基石;八十年后,重庆以展览为窗、活动为桥,让历史照进现实、精神薪火相传。重庆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精心策划的纪念活动,不仅重现了历史壮阔图景,更激活了城市血脉中的抗战记忆与文化自信。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