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耍嘴皮子”也会“玩笔杆子”,郭德纲首部长篇小说《相声演义》问世
2025-08-20 18:15
相声艺术,说白了就是“嘴皮子上的十八般武艺”。当代相声界,郭德纲堪称传奇。他在1995年创办德云社,2005年起,他率德云社异军突起,靠着嘴上功夫红遍全国。其实,红了20多年的郭德纲除了会“耍嘴皮子”,还会“玩笔杆子”。8月20日,记者从作家出版社获悉,郭德纲的首部长篇小说《相声演义》出版问世。
作为德云社班主郭德纲从舞台上走到书桌前的第一次长篇小说创作,《相声演义》浓缩了他几十年来说相声的嘴上功夫,是他以“真刀真枪”的文学写作成就的一部跌宕起伏、有血有肉的厚重小说。
▲《相声演义》。作家出版社出版
书中主角窦天宝,是郭德纲精心塑造的乱世奇人——身为军阀少爷,他生在乱世、长于市井,前半生是挥金如土的纨绔子弟,一朝变故便跌落尘埃,成了天桥撂地卖艺的 “下九流”。艰难曲折中,他结识了评剧名角十二红、西河大鼓父女桃儿与杏儿、相声艺人彭忠海等各路人物,于摸爬滚打中褪去浮华,凭一身才华与肝胆义气赢得敬重。岁月磨平了锋芒,却从未弯折他的脊梁。火里水里都走了个遍,最终,他活成了乱世里一抹亮色。
“这部小说写的是民国社会的风风雨雨,也是曲艺人命运的悲欢离合。台上说的是相声,台下活的是人生;台口一乐,后台一哭。郭氏幽默、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在字缝里全是劲儿。你能笑得前仰后合,也能看到眼圈发红——因为那是相声人的路,是与天斗、与地斗、与命斗的路。”该书责编单文怡告诉记者,在郭氏幽默的底色里,交织着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细腻铺陈出相声人的挣扎与坚守,“不止台上方寸间,更见家国天下事。这也是本书尤其动人之处。”
她表示,对于喜欢相声的广大朋友来说,这部小说一定会刷新他们对相声的理解,以及对郭德纲的认识,“听了20多年郭德纲说相声,这一次,他实际上写出了自己靠着一张嘴讨生活的纷纭往事。”
的确如此。在郭德纲为小说所写的后记中,他直言,小说中的窦天宝很像自己。他如此写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闹市赚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现在的刀枪不入是因为曾经的万箭齐发。遇见是福气,不遇见也是。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能忍、肯熬,并且不对自己管不了的人和事有任何的期待。”
后记中,郭德纲还谈到了这部长篇小说的缘起:2007年,德云社投资拍摄了电视剧《相声演义》,播出的时候改名《窦天宝传奇》。“戏好与坏,已经不重要了,有趣的是,剧中人的命运走向在日后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巧合。熟悉的朋友都爱开玩笑说,这是一部预言剧。十几年过去了,这个故事一直在我心头萦绕。电视剧限于篇幅,很多东西讲不透。于是我很想把它写成长篇小说。工作忙、事情多,直到今天才把它完成。”
有意思的是,《相声演义》也堪称一部展现民国曲艺相关知识的“百科全书”。相声、评书、京韵大鼓、莲花落、梅花大鼓……各种曲艺的门道全在书中,拜师收徒的规矩、擂台斗艺的暗招、搭班分账的门清、后台人情的冷暖、堂会唱戏的内幕,各行各业,皆有呈现,蔚为大观。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