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腔新韵赞忠勇!川剧《巴蔓子将军》唱响忠县
2025-07-26 08:54
鼓乐乍起,在一阵氤氲的雾气中,一群巴国将士随乐起舞,2000多年前一段忠勇传奇浮现观众眼前……7月24日、25日连续两晚,重庆市川剧院原创大幕戏《巴蔓子将军》在忠县忠州大剧院连续上演。川腔新韵余音绕梁,令巴蔓子故乡忠县的观众久久震撼。巴蔓子将军的忠勇事迹在川剧舞台全新演绎,传递出无穷的精神力量。
▲川剧《巴蔓子将军》剧照。 市川剧院供图
此次演出由中共忠县县委、忠县人民政府主办,获彩票公益金(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国家艺术基金、重庆市舞台艺术精品创作资金资助。这也是川剧《巴蔓子将军》继6月在重庆首轮试演收获如潮好评后,剧组原班人马首次走出重庆川剧艺术中心大剧场,在与剧目有深厚渊源的忠县精彩献演。
新韵声声,意蕴悠远。作为以重庆本土历史英雄为主角的川剧新作,川剧《巴蔓子将军》生动再现了巴蔓子“头可断,城不可弃”的忠义传奇,深度挖掘巴渝大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城市精神。该剧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出品,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梅花大奖”获得者沈铁梅担任出品人,入选了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重庆市舞台艺术精品创作资金资助项目,也是《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实施后,重庆本土创排的重点川剧剧目。
该剧根植深厚巴渝文脉,以历史上著名的“忠义”将军巴蔓子为原型,用舞台情境、川剧手法、虚实结合的叙事,将巴蔓子的传奇故事再现于世人面前。在舞美设计、服装设计和配曲方面也是匠心独运。除了传统戏曲的美学表达之外,还用抽象、写意的手法,让舞美设计、服装设计更时尚、更现代;配乐方面,既有巴韵的凸显,也有楚乐(编钟)的植入,更有川江号子、土家族摆手舞等元素的彰显,是一次“将传统艺术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生动实践。在保留川剧传统韵味的同时,让古老川剧焕发时代新彩。
▲川剧《巴蔓子将军》剧照。 市川剧院供图
“巴蔓子将军以‘头可断,城不可弃’的壮举,成就了重庆最古老的忠义传奇。他更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大义忠勇、果敢坚毅、敢作敢当、自尊自强的精神力量,《巴蔓子将军》献演忠县,更有特殊意义。”市川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巴蔓子与忠县渊源深厚,其生于东周末年的临江城(今忠县),曾作为巴国大将军驻守此地。忠县境内留存诸多相关遗迹:城北四十里高山的“巴扎营”是其驻兵旧址,亦是“巴营乡”名称的由来;他当年阅兵的巴王台,唐代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曾登临凭吊并留下诗句。
史料记载,巴国内乱时,巴蔓子向楚国借兵,承诺以三座城池(含忠县)为酬谢。内乱平息后,他既不忍国土割让,又不愿失信于人,最终自刎以头谢楚,留下“刎首留城,忠信两全”的千古佳话。其夫人亦因忠愤自刎殉情。唐贞观八年,朝廷为追念巴蔓子守土之忠,将临江改名为忠州,即如今的忠县。
剧中主力军均为重庆市川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以青春活力与扎实功底为古老川剧注入新活力。饰演巴蔓子的唐纬,因央视春晚小品《借伞》“青哥”一角走红,凭借利落功夫与细腻演绎重塑巴渝忠魂;沈铁梅入室弟子周露饰演的巴蔓子夫人,展现出重庆妹子的泼辣、正直与爱憎分明,二人的精彩表现获观众高度认可。
此次忠县两场演出均座无虚席,跌宕起伏的剧情、气势恢宏的舞台呈现及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深深打动现场观众。演出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观众久久沉浸在剧情中,赞不绝口。不少观众表示,《巴蔓子将军》在忠县的演出,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展示,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透过精彩演绎,既深切领略了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更直观地感受到巴渝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巴蔓子精神的永恒力量。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