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乐高式”落地灯:窥见古人“拼装”智慧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30 16:21

沙发随时变身卧榻与储物墙,旋转书架兼具隔断、酒柜与猫爬架功能——当人们惊叹现代家具百变组合时,殊不知,远在汉代,中国古人就已用上可拆装、可调光的“乐高式”落地灯。

▲2025年3月,烟台市博物馆,观众在欣赏九盏莲枝铜灯。曲正扬 摄

山东烟台市博物馆展出的汉代九盏莲枝铜灯就是“乐高式”落地灯的代表。全器共安装九盏灯,每盏灯形制相同,巧妙运用插榫结构,使得灯盏与底托严丝合缝。整座铜灯像一套乐高积木,多个部件之间能够灵活进行组装与拆卸,体现了“一器多用”的前瞻性设计理念。

“现代人总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却不知汉代人早就把功能性极简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00后”观众林馥薇在展柜前感叹。

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孙巧莉仔细观察九盏莲枝铜灯的设计后,发现古人的想法很“超前”。“汉代铜灯闪烁的‘拼装’智慧在当下十分流行,许多家庭都青睐可灵活组合的家居产品。古人的智慧今天依旧可以为设计创新之路提供灵感。”

古代科技水平和现代不能同日而语,九盏莲枝铜灯如何实现“现代式拼装”?

▲九盏莲枝铜灯上的每个灯盏都可以单独取下。曲正扬 摄

据介绍,灯座之上,竹竿形灯柱采用了三段插接结构。在灯柱的两个接头处,各自生出四枝双股红铜绞丝,似灵动花枝,每个枝头都稳稳托着一个灯盏。灯柱顶端站立的朱雀,顶冠高高竖起,上面又支起一盏灯。

得益于拼装设计,每个灯盏都可以单独取下。夜幕降临,古人在室外手持灯盏,边走边照亮,似现代的“手电筒”。正如汉乐府诗云:“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相较于现代智能灯具的APP操控,汉代人的“调光术”也显得诗意从容:宴会时点燃全部灯盏,瞬间点亮“羞照舞钿歌箔”般的热闹场景;夜间读书时,仅点亮侧面两枝灯盏,契合“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的静谧意境。

“这座灯高度90多厘米,功能类似于现代的落地灯,符合古人席地而坐时的用光要求。”鲁东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李昭阳称,灯座为斗笠形圆锥体,清晰刻有青龙与白虎图案,彰显了古人的高超技艺与独特审美。他分析,当时制作这种镂空器物难度极大,很可能运用了范铸法或失蜡法。

▲图为九盏莲枝铜灯细节。曲正扬 摄

九盏莲枝铜灯所蕴藏的“拼装式”设计巧思,在三星堆青铜神坛、鸟足神像,秦始皇陵铜车马等文物上均有运用和体现。譬如,秦始皇陵铜车马上的“伞”平日可以遮阳防尘,遇到危险时还可通过拆卸变成矛与盾。

李昭阳称,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古人凭借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不懈探索,设计出了可以拼装的九盏莲枝铜灯、可以吸收油烟的长信宫灯、可以省油的夹瓷盏等各式各样的灯具,他们的创意和创造力震撼和启迪着今人。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兰世秋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