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运动场披上“海绵”外衣!世界地球日,来看重庆体育的绿色故事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聂晶

2025-04-22 22:04

上周五,众多市民来到渝中区的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在2025重庆体育科技嘉年华中尽享这场科技运动之旅。但你们知道吗?改造后的大田湾体育场看似普通的跑道下方却暗藏玄机。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当全球目光聚焦生态保护时,重庆大田湾体育场正以一场“绿色实验”给出答案——这座拥有近70年历史的老场馆,通过海绵化改造重获新生,成为体育与生态共舞的典范。

▲雨水花园。

近日,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入选2024年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典型项目清单,充分展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在体育场馆建设中的落地。在项目改造中,建设者们巧妙利用原有地形,将雨水径流控制和运动游憩空间相结合,打造出生态体育公园。雨水花园收集周边运动休闲场地雨水,收水面积大,有效消减了污染物。同时,雨水回用系统将运动场看台及地面的雨水收集净化后,回用于场地冲洗、绿地喷灌浇洒等,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这种将体育设施与海绵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的做法,让大田湾体育场不仅是体育活动的承载地,更是城市绿色发展的示范窗口。4月18日,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作为唯一一家入选2024年中国体育场馆协会绿色体育场馆建设运营典型案例的体育场馆,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副主任杨鸿在公益大讲堂专题直播中,以“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场馆‘含金量’”为主题,向全国介绍了绿色体育场馆的技术应用、创新数智化运营管理、推进历史文脉传承与生态融合发展等特色实践情况。

▲大田湾体育场

在体育场外场区域,大田湾打造了约7万平方米的生态体育公园,绿地率达20%,为市民提供了舒适的休闲运动环境。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如今的大田湾体育场,已成为重庆体育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更是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当下,绿色体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在运动项目选择上,骑行、慢跑、攀岩、登山等既亲近自然、又低碳环保的运动方式颇受欢迎;去现场助威,“绿色出行、人走场净”的观赛礼仪扮靓赛场;在体育用品消费领域,减碳跑鞋、再生面料服饰等环保产品成为时尚“新宠”。体育,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带动着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新风尚。

(本文图片受访者提供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兰世秋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