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华直播间开设“100分钟走心文学课”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4-21 17:47

近日,作家余华携新书《余华文学课:九岁的委屈和九十岁的委屈》与主播董宇辉深度对谈,呈现一堂关于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大师课”。这位“最懂年轻人的作家段子手”用幽默治愈读者,用真诚感染大众,当晚对谈期间,新书《余华文学课》销量突破5万册。年轻网友感慨,真诚走心的文学深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余华被誉为最懂年轻人的作家

这是余华第二次做客“与辉同行”,本次对谈显得默契。新书副标题叫“九岁的委屈和九十岁的委屈”,余华介绍,这句话来自书中同名短篇,是他对契诃夫《万卡》和拉克司奈斯《青鱼》两篇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

关于受人欢迎的作家是如何炼成的,余华说,自己在创作道路上受到卡夫卡、川端康成、汪曾祺等人的影响,逐渐找到写作风格。接着,余华又通过讲述马尔克斯和胡安·鲁尔福的故事,来阐述文学对人的影响:“文学中的影响就像植物沐浴着阳光,植物需要阳光的照耀,但并不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阳光,而是始终要以植物的方式去生长。”

讲到卡夫卡《变形记》时,余华解读了书中一个细节:主人公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第一反应是担心上班要迟到了、要怎么跟经理请假。余华认为,通过这个细节,卡夫卡写出了现代人的共同焦虑,“一代代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都能感同身受”。

近年,余华因其紧跟时代的年轻心态、幽默风趣的谈吐和极强的共情力,在年轻读者中受欢迎,被称为“最懂年轻人的作家”。面对“学生们应该如何去阅读写作”的提问,余华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大量阅读,要读好书和介绍好书的书,并提到自己年轻时用读词典的方式来增强语感、扩充语料储备。他特别提出,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在读经典文学时,相比关注故事,更要关注细节;在写作时,要记住写作的感觉,而不是措辞。

▲余华的演讲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非常高

借由《余华文学课》新书上市的契机,出版方读客文化介绍,《余华文学课》是余华最新出版的散文自选集,由余华亲自编选组集。书中收录了余华的15篇文学随笔和1篇文学对谈,其中6篇是未结集出版过的篇目。在这本书里,余华毫无保留地写下自己60年阅读生涯的所有心得,以专业作家的写作经验和超凡的文字触感,将经典作品中每个细节里的伟大之处娓娓道来。目前,《余华文学课》在书店和平台上架,社交网络上关于“阅读文学经典”的话题也在持续发酵,社群平台依旧能够传递文学经典中厚重纯粹的精神力量。

来源: 上观新闻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兰世秋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