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清明假期,重庆红色旅游人气旺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韩毅

2025-04-04 20:32

万古忠魂映山河,千秋赤胆铸丰碑。4月4日,清明节,在这个慎终追远的日子,大量游客走进红色景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其中,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下辖各景区接待游客就超过5万人次。

当天上午,在歌乐山烈士陵园,黄白菊花组成的“祭”字庄严肃穆,簇拥着“一一·二七死难烈士之墓”墓碑,满含无尽哀思。大量游客手捧菊花,静静肃立在烈士墓前,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敬献鲜花。朵朵白菊诉说无限追思,铮铮誓言铭刻永恒传承。

▲在歌乐山烈士陵园,游客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敬献鲜花。受访者供图

“置身在这个沉浸式的历史场景中,仿佛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亲身感受到革命志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来自四川达州的游客刘女士称。“我之前就阅读过小说《红岩》,被江姐的故事深深打动。在这个假期,我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等景区,革命先烈们为革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和不畏牺牲的精神让我深受震撼,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红岩精神的科学内涵。”来自上海的游客张越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游客更加沉浸式追忆革命历史、感悟先辈精神,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下辖各景区还开展了“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和市民参与。

如,红岩革命纪念馆举行了义务讲解活动。讲解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围绕“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基本历史陈列”展览,用生动的语言、翔实的史料,带领游客穿越时空,深入了解红岩精神的科学内涵和革命历史的波澜壮阔。游客们驻足聆听,神情专注,仿佛置身于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伟大精神。

▲在松林坡,少先队员向小萝卜头雕像献花。受访者供图

曾家岩50号周公馆举行了诗歌朗诵活动。讲解员们声情并茂,用激昂的声音缅怀伟大先辈,表达对他们的崇高敬意,让游客们对周公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深刻体会到这里承载的厚重革命记忆。

“你——耕荒,我亲爱的孩子……”在歌乐山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红岩故事《铁窗诗社》,将革命先烈们在铁窗中坚守信仰、以诗明志的坚定精神娓娓道来,让在场观众深受触动。烈士诗歌朗诵环节,朗诵者们用饱含深情的朗诵,向为革命事业牺牲的英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吸引大量游客参加。

“此次‘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广大游客和市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让红岩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更多人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兰世秋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