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重庆湖广会馆举行禹王祭祀典礼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晟 齐岚森

2025-04-03 17:51

4月3日,重庆湖广会馆禹王宫广场上鼓乐声声、古韵悠悠。一场禹王祭祀典礼在这里启幕,吸引超过千名海内外游客齐聚山城,共同见证这一跨越时空的文化盛事。

▲4月3日,重庆湖广会馆,禹王祭祀典礼举行。记者 齐岚森 摄

上午10时30分,随着一声浑厚的钟鸣,祭祀典礼正式拉开帷幕。主祭台前,13名身着明代监礼官服饰的祭祀人员分列两侧,监礼官手持笏板高声诵读祭文,典礼官、纠仪官、司樽等各类执事人员各司其职,严格按照清代《湖广会馆祭祀仪注》所载的“迎神、沃盥、奠帛、初献、亚献、终献、读祝、送神”等13项仪程逐项推进。

现场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佾舞”表演。8名身着玄端礼服的舞者以“八佾”之制(八行八列)列队起舞,手执翟,以“升、降、蹈、厉”等典雅舞姿演绎上古礼乐文明。

▲4月3日,禹王祭祀典礼在重庆湖广会馆举行。记者 齐岚森 摄

据重庆市非遗保护中心专家介绍,禹王祭祀中的舞源自周代礼制,经严格训练方能展现其庄严肃穆之势。

除此之外,典礼中东水门小学的孩童们朗诵《大学》选段,稚嫩童声与千年古礼相映成趣,传递出中华文脉的生生不息。

据悉,重庆湖广会馆禹王祭祀始于清康熙年间,由湖广移民后裔发起,旨在纪念大禹治水功绩、祈求风调雨顺。2010年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获评“渝中区优秀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禹王祭祀典礼现场。记者 齐岚森 摄

禹王祭祀不仅是民俗活动,更是中华文明精神密码的载体。大禹“疏堵结合”的治水智慧、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作为湖广移民的精神纽带,这一仪式凝聚着“敬天法祖、崇礼尚德”的文化信仰,见证了移民群体扎根山城的奋斗历程。

重庆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谭小兵说,祭祀典礼的当代价值,在于唤醒人们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如今的禹王祭祀不仅是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深刻诠释,充分展示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风貌,是后人学习大禹明德,弘扬大禹精神的明证。

为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生,湖广会馆还将在清明节假期中推出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形式,让文物‘说话’、让历史‘活’起来。”重庆湖广会馆负责人表示。

▲祭祀典礼现场。记者 齐岚森 摄

哪些活动将在清明节假期亮相湖广会馆之中呢?

第一个就是放风筝,又称“纸鸢”,它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将写满心愿的风筝放飞,剪断风筝线,寓意放走烦恼,祈求平安顺遂。清明节期间游客可在湖广会馆中亲手扎制纸鸢,让祝福乘风而起,放飞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同时,湖广会馆还将在假期中制作青团,让游客品味春天的味道。据悉,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绿如玉、软糯香甜,承载着春天的味道。在湖广会馆中,游客将跟随老师的指导,亲手揉搓艾草糯米团,感受舌尖上的节日氛围。

除此之外,在湖广会馆的古老戏台上,传统越剧《梁祝》专场也将在清明假期中唱响,以柔美婉转的唱腔演绎这段流传千年的爱情传奇,让游客在古韵悠扬中感受江南戏曲的独特魅力,共赏化蝶双飞的唯美瞬间。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兰世秋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