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柳荫记》《新·霸王别姬》《芙奴传》,清明假期天天看好戏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欣

2025-04-02 19:12

清明小长假即将到来,三天假期,你打算如何安排?如果不计划远行,那么走进剧院看川剧也是不错的消遣。川剧是我国戏曲之林的一朵奇葩,也是川渝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传统文化。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提前从市川剧院获悉,清明假期期间,该院每天好戏不断,欢迎广大市民走进剧院,感受川剧之美。

按照演出计划,沉浸式城市旅游驻场演出《醉人的川剧》,将在4月4日-6日每天17点亮相川剧艺术中心小剧场,开启时长约1小时的表演;在川剧艺术中心大剧院,则安排了两场大幕戏和一台实验川剧,它们的演出时间均为每天14点。

作为一台主要面向广大游客的沉浸式川剧驻场演出,《醉人的川剧》保留了川剧精髓片段,集观赏性、艺术性、互动性、参与性于一体。在麻辣川风、巴韵川情、技艺川彩3个主题单元,包括了《别洞观景》《皮金滚灯》《青石山》等川剧经典片段,融合了耍花枪、踢出手、踢褶子、舞水袖、变脸吐火等川剧技巧,让观众沉浸式领略重庆本土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巴渝风情浓郁,令人回味不已。

▲《柳荫记》

4月4日的大幕戏《柳荫记》,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熙和优秀青年演员徐超联袂主演的。“这个戏是川剧经典的高腔戏,来自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得名于梁祝在柳荫结拜。”市川剧院副院长徐超介绍,该剧是被兄弟剧种移植最多且影响最广的川剧传统剧目之一,早在上世纪50年代,该剧剧本就被改编成京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后被越剧等戏种借鉴并发扬光大。最有意思的看点在于,在越剧等剧种的广泛普及之下,梁祝化蝶的命运早已为戏迷熟知。但在川剧剧本最初的戏曲形态里,故事其实是另一种样子。“川剧中,梁祝化作鸟儿比翼齐飞,后来其他剧种借鉴改编,才有了化蝶的传奇。川剧是唯一保留了梁祝化鸟原貌的剧种。”徐超说。

▲《新·霸王别姬》

戏曲要传承发展,离不开探索创新。4月5日将上演的实验川剧《新·霸王别姬》,就是小剧场川剧的探索成果。“去年,这个作品在中国香港首演,反响很不错,这次假期,它将接受家乡戏迷的检验。”该剧艺术总监、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介绍,《新·霸王别姬》取材自霸王和虞姬的经典悲剧,老戏新唱的现代剧场元素中,除了刻画有血有肉的霸王与虞姬,还加入了对同袍之情、主仆之义等等的表现,感情层次愈发丰富,戏剧本身也更有张力。

▲《芙奴传》

4月6日将上演的《芙奴传》是川剧“弹戏四大本”之—,该剧又名《苦节传》,源自传奇《琥珀匙》。讲述了杭州才女陶芙奴因冤无门,将其遭遇写成歌本,与知府苏冉斗智斗勇的故事,人物坚贞可爱,情节浪漫而不乏喜剧色彩。剧中,观众将完整欣赏到川剧的“三小”特色——书卷儒雅的川剧小生、唯美智慧的川剧小旦、幽默讽刺的川剧小丑,演出充满浓郁的巴蜀地域特色,传递出独特鲜明的川剧表演艺术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由优秀青年演员周星雨等主演,今年央视春晚惊艳观众的“白蛇”,又将带来怎样的精彩?值得期待。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兰世秋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