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如何停止内耗掌控生活?心理学家彭凯平做客“陆海讲读堂”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欣 齐岚森

2025-02-23 18:20

如何停止内耗,重塑生活掌控力,拥抱幸福生活?2月23日,重庆市全民阅读品牌活动“陆海讲读堂”第三期开讲,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彭凯平应邀来渝做客,带来一堂心理学大师课。

▲活动现场,彭凯平教授作分享。记者 齐岚森 摄

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心理学领军者,彭凯平在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行为经济学、领导决策力等方向成果丰硕。20世纪80年代,他成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复系后首批毕业留校任教的青年学者,90年代赴美攻读心理学博士,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2008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为推动国内积极心理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八正法”抵抗消极情绪

“倦怠、焦虑、担忧、抑郁、人际关系冲突等等,都容易造成人的自我损耗。”讲座以《从“内耗”到“福流”——重塑AI时代的生活掌控力》为题,一开场,彭凯平教授便从心理和生理机制出发,解析精神内耗产生的原因。他表示,大脑中的“杏仁核(形似杏仁的神经组织)”是恐惧和焦虑产生的核心区域,当其过度活跃时,人容易陷入强烈的负面情绪中,杏仁核的长期亢奋甚至会造成焦虑症。

▲彭凯平教授分享相关知识。记者 齐岚森 摄

他指出,消极情绪会引发防御性悲观和认知虚无主义,而塑造积极心态则是理性选择。“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积极心态能抑制杏仁核活动,促进多巴胺、内啡肽等‘快乐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使人产生幸福满足的感觉。”

如何刺激“快乐神经”提升幸福感?他建议,不妨每天进行自我肯定,预留自我关怀时间,“比如放松、冥想、给自己做一顿饭,等等,还可以多去体验生活中的小美好,享受友情、爱情、亲情。”

面对已经产生的精神内耗怎么办?彭凯平介绍了他的“独门心法”——“八正法”。“通过呼吸、闻香、抚摸、运动、专念、倾述、微笑、福流8种方式,有助于调节情绪。”他进一步解释道,深呼吸可降低“杏仁核”温度,缓解负面情绪;烦躁时闻香,可快速平复心绪;运动可分散注意力,提高自我掌控感;专念能让人感受放松且单纯的心理状态;倾诉能释放内心压力;微笑可传递善意与鼓励。

寻找“福流”体验蓬勃生机

“进入情绪福流状态,可以使人感受到蓬勃生机。”何为“福流”?彭凯平表示,“福流是一种因全神贯注而产生的积极心理学体验,是以积极情绪为主的全身心投入而带来的一种状态,包括愉悦、兴趣、忘我,还包括兴奋、充实等情绪。”

“处于情绪福流中的人完全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和周遭环境的变化,获得的乐趣来自于所参与活动的过程,而非外在的报酬等因素。”彭凯平表示,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容易产生福流,“情绪福流可以激发人的心理能量,当人们对生活有自主性、掌控感,在人际关系中能感受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力时,就更容易获得美好感受。”

如何提升福流力,体验生机勃勃的美妙感觉?彭凯平认为,首先要改变认知,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小福流,由“小溪”汇成“大海”;其次要学会在关系中构建福流,既能享受独处,也能与家人朋友和乐融融;最后要去发现自己在从事哪些活动时能产生福流,尽量去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情,但也要避免让自己处于得不到成长的“垃圾福流”中。

▲活动现场。记者 齐岚森 摄

讲座最后,彭凯平以苏东坡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与观众共勉,“人一生风风雨雨在所难免,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轻装上阵,因此,培养积极的心态,关注心理健康,才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心花怒放、福流澎湃的人生。”

▲活动现场,彭凯平教授的书很受欢迎。记者 齐岚森 摄

“陆海讲读堂”由重庆市全民阅读活动办公室、重庆新华出版集团联合策划,旨在以高质量、高水平的讲座为载体,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全民阅读,助力书香重庆、文化强市建设。该活动每月一次,陆续邀请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担任讲读人,为市民讲述研究成果、分享人生感悟、介绍读书方法。此前,党史专家陈晋、历史学家葛剑雄先后主讲,反响热烈。本期活动现场还发布了“百本好书送你读”第54期推荐书目,《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等10本好书入选。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周双双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