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观察|赏花游激发消费活力,真功夫在“花”外
2025-02-19 22:17
一场春雨,绿了枝头,粉了枝丫。近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梅花、椿寒樱、玉兰、油菜花……浪漫绽放,繁花似锦,山城逐渐成了花城,赏花游也渐次拉开大幕,热度持续攀升。
▲两江新区照母山森林公园,众多市民在红梅树下赏花游玩。(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李雨恒 摄
不过,花无百日红。在“旅游者定义旅游业”时代,旅游流速更远、更快、更自由,网络蝴蝶效应日趋显现,消费向新释放活力……赏花游如何才能升级“花样”、拓展“花边”、补强“花链”,打造人人心中的“普罗旺斯”,赋能乡村,激活消费?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作了调查。
赏花游渐次拉开大幕
风有信,花有期。年年不误,岁岁相约。
2月19日上午,走进重庆园博园,这里早已“春色满园关不住”——在环湖沿线,椿寒樱(早樱品种)盛开,粉嫩的花朵挂满枝头,一团团、一簇簇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与龙景湖及湖边仿古桥、塔、廊、阁,相“樱”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在江南园林展区、龙景书院沿线,随处可见的梅花也正竞相绽放,红艳艳的花朵挂满枝头,如霞似雾,置身其中,犹如行走在诗画中。
▲2月16日,位于两江新区重庆园博园的椿寒樱娇艳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踏春赏花。(本报资料图片)通讯员 王加喜 摄
园内,游人如织,或打卡拍照,或遛娃逗乐,或休闲健身……一派兴盛繁荣之景。“我们每年春天必来这里拍照打卡,看到这么美的花儿,心情很愉悦。”市民张阿姨领着一帮老闺蜜,不停地在花树边凹造型,拍照、拍视频,爽朗的笑声、喝彩声,让春日丽景中的园林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花“绘”春光,不止重庆园博园。在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景区,遍布的梅花也已花开成海,春风拂过,暗香浮动。景区还创新推出了“开往春天的索道”线路,游客乘坐在全长近10公里的索道上,从空中俯瞰,一片片红梅如云霞般,点缀在绿色山间,并与景区内各种游乐设备“一动一静”,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
“赏花、踏春、游园、健身……我们景区已切换至春游模式,这几天的游客接待量较平日增长约50%。”景区相关负责人杨孝勇称。
▲2月10日,九龙坡区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众多市民正在赏花休闲,拍照留影。(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郑宇 摄
此外,在重庆南山植物园、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照母山森林公园、鸿恩寺森林公园、忠县白公生态文化公园、南川区大观镇梅华园等地,同样也已花开成海,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市民游客前往赏花探春。
来自多家OTA(在线旅行社)平台数据显示,自元宵节开始,各大平台已出现第一波预订春游产品的高峰。在诸多踏青玩法中,赏花游最受欢迎,相关景区门票的订单量同比增长逾40%,热热闹闹的赏花游已渐次拉开厚重大幕。
接下来,随着我市各区县的油菜花、桃花、梨花、李花等农旅结合的乡村赏花游“上架”,花经济将进一步释放出澎湃活力。
消费向新,大数据为市场“画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不同。
受制于天气、花期、营销等诸多因素影响的赏花游,如何才能避免“昙花一现”,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双向奔赴,推动景区提质增效、乡村促民增收呢?
多家OTA平台为赏花游进行了大数据“画像”:
在客群方面,途牛数据显示,女性游客是赏花游的消费主导,出游人次占比接近61%。年龄上看,26岁到35岁的中青年游客,以及55岁以上的“银发族”是赏花游的主力。
在花的种类方面,去哪儿数据显示,油菜花、樱花、桃花、李花等花海面积较大、更易出片的赏花目的地,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度更高。
▲两江新区跳墩河公园,盛放的红梅花与驶来的列车相映成趣,绘就了一幅绝美的春日画卷。(本报资料图片)首席记者 龙帆 摄
在玩法方面,携程数据显示,拥有新场景、新消费、新业态的赏花游目的地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赏花+美食”“赏花+体育”“赏花+音乐”“赏花+潮玩”等融合产品,以及附加着研学、露营、夜经济等新模式,配套有特色民宿、民俗风情体验、农业特色展览等新业态的目的地,市场关注度更高。
此外,“国风赏花”“寻宝小众花”等也已开始成为年轻人赏花的新趋势,相关笔记攻略在大众点评等“种草”型平台上热度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随着飞机、高铁、高速路等交通网络的便捷化,旅游流速已变得更远、更快、更自由,再加上赏花游往往又叠加着性价比超高的错峰游,因此‘错过一片花海,可能就是一脚油’的事情,对于赏花游目的地来说,也已成为一种新挑战。”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文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教授称。
“花开不败”,要新业态、深体验、数字化
赏花游具有潮汐特征。那么,在新消费趋势下,赏花游目的地如何向新而动,实现“花开不败”呢?
“促进赏花游提质增效,首先要升级新玩法,通过跨界融合、协同创新,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玩得更尽兴。”重庆朗萨航空产业集团董事长徐小龙深有感触地说。
这段时间来,随着两江新区明月湖的美人梅、丛生红梅、大灌木红梅、骨里红、绿萼梅、梅王(大梅花)等多个品种的梅花陆续盛开,并汇聚成2万平方米的花海,从空中俯瞰,十分壮观。朗萨航空随即开辟出“开往春天的飞机”航线,让赏花经济叠加起低空经济。
▲两江新区推出的“开往春天的飞机”。(本报资料图片)汪彦彤 摄
该航线从两江新区龙兴通用机场起飞,全程30分钟,可将明月湖、龙盛新城风光尽收眼底,沿途还能欣赏到赛力斯超级工厂和龙兴足球场。
“该航线推出后,生意非常火爆,我们尽管投用了10多架飞机(双座和四座),但在高峰时,游客仍需排队。”徐小龙说。
除了业态创新,在罗兹柏看来,赏花游还需在深体验上下功夫。
▲位于江北区的鸿恩寺公园,红梅映衬下的鸿恩阁格外美丽。(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刘力 摄
他称,当前,我国的旅游消费正从观光向度假、体验全面升级,游客旅游方式逐渐向休闲、度假、参赛、康养等多目的综合性活动转变,旅游过程中的跨业态、多场景消费特征愈发显著。借花“圈粉”,需要进一步围绕“可游可赏、可听可看、可品可尝”,着力拓展“赏花+”全产业链,把融合文章往深里做,用全领域、多角度、深层次的“花花世界”,为游客提供深度的体验,进而激发消费潜能。
“当前,文旅消费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做强赏花游,还需要拥抱数字化。”携程集团区域政务总经理张大伟补充表示。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国民旅游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出游目的地选择从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而言,以线上渠道为主,总体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其中,短视频平台位居第一,占比69.3%;网络社群平台位居第二,占比59.7%;亲朋好友推荐位于第三,占比51.1%;景区(目的地)官方网站、在线旅游服务商排名第四、第五,占比分别为47.6%和34.6%。数字技术正激发着年轻人的文旅消费热情。
“这几年来,在短视频和其他新媒体的助推下,通过网络蝴蝶效应,产生了不少网红目的地,掀起现象级消费。这也为赏花游目的地建设带来启示,要强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塑造品牌IP,进而使‘美丽颜值’变为‘经济产值’。”张大伟说。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