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除了都市夜景,重庆文旅的下一个顶流在哪?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韩毅

2025-02-13 22:41

满城灯火尽阑珊,一眼千年阅古今。

2月13日晚,南岸区弹子石广场,游客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或打卡拍照,或隔江眺望,或闲庭信步……一派兴盛繁荣之景。

▲璀璨斑斓的灯饰让重庆这座魔幻之都流光溢彩。(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齐岚森 摄

“太梦幻了!”来自北京的素素专心地拍摄着他心中的大片。作为一位拥有200多万粉丝的旅游主播,他为“蹭”央视春晚的流量来渝,已吸引了一大波“渝粉”。之所以还“赖”着不走,是因为央视元宵晚会上的一曲《上元欢渝夜》,让他发现还有许多重庆美景未拍。

事实上,不只素素,来自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这个春节假期,重庆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316.16万人次。

不过,“热旅游”也需“冷思考”。

近来,随着各区县文旅“成绩单”陆续公布,我们惊诧地发现:一些区县的游客接待总量竟赶不上中心城区的单个景区;重庆庞大的游客总量,也没能转化为部分酒店的入住率、演艺空间的上座率、景区的门票购买率……甚至有些场所的销量不增反减。

那么,除了央视春晚及元宵晚会“带货”的都市夜景,重庆文旅下一个风口在哪儿?

“奔县游”新热潮下:

三峡地区需要“洪崖洞”大IP

两岸簇翠,一江泛碧,红叶焕彩,云雨含情……镶嵌出长江的壮美封面、世界的诗画三峡。

近年来,作为中国最早向世界推出的旅游名片之一,重庆高度重视三峡旅游发展,着力打造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经典深度游产品,建设世界级三峡旅游核心吸引物集群。

▲綦江区东溪古镇里,市民游客漫步在热闹喜庆的街道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本报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陈星宇

大年初二,在“奔县游”新热潮的“裹挟”下,记者走进了云阳龙缸滑雪场。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县城更有性价比。”近年来,随着优质旅游产品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奔县游”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热潮。尤其在春节假期,叠加上“反向游”“平替游”“老家游”后,“奔县游”更是蔚然成风。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县域地区餐饮堂食、休闲娱乐消费同比分别增长24%、39.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部分县城的中高端酒店预订热度较平日上涨超过四成。

在云阳龙缸滑雪场,记者看到,雪花带着它特有的浪漫气息,翩跹而至,把四下装扮成唯美的冰雪世界。滑雪场内,雪地转转、雪地摩托、单板、双板、雪圈等众多滑雪戏雪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嗨玩,尽情释放着对冰雪的热情……

随后,记者又陆续打卡了白帝城、三峡之巅、三峡平湖旅游区等三峡知名景区。这些景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不过,毋庸讳言,比起华灯初上的洪崖洞、南滨路等,这些景区的客流量还是有所逊色。

▲南川区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游客在欣赏雪后初霁的美景。(本报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瞿明斌

多个区县晒出的数据也显示,春节假期,渝中区以1036.4万人次的接待游客量,超过了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州等地的总和,而洪崖洞景区以131.07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超过了不少区县的总游客接待量。

“今年春节,渝中区文旅火爆,除了央视春晚强势‘带货’,与其拥有洪崖洞、解放碑等多个全国知名文旅品牌,密切相关。不过,在‘奔县游’新热潮下,多个区县春节文旅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市在推动三峡旅游发展中,需要植入更多类似‘洪崖洞’的大IP,用爆款产品辐射带动三峡游整体提升。”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文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教授称。

“非遗游”新热潮下:

渝东南要唱响“太阳出来喜洋洋”

“红萝卜、咪咪甜,煮朒朒、搓汤圆,唱起号子闹元宵、展起言子喜团圆……”2月12日晚,继央视春晚“带货”后,央视元宵晚会再次用4分钟时间,以一曲《上元欢渝夜》,诉说了重庆的风景之美、非遗之美,也把“太阳出来喜洋洋”、秀山花灯、黔江鸡杂等渝东南地区的特色,呈现在世界观众眼前。

山奔绿浪,雄浑苍茫,水流碧玉,婉转荡漾……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土家族和苗族聚集地,有酉阳摆手舞、秀山花灯等13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有黔江小南海镇新建村等109个中国传统村落、石柱悦崃镇新城村等23个中国民族特色村寨延续着历史风貌。

近年来,我市正一体化推进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创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让巍巍武陵、浩浩乌江尽显山辉川媚之姿,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

蛇年春节,是“春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非遗游无疑是文旅市场的新顶流。

重庆以“非遗贺新春”为主题,分别在渝中区、九龙坡区、铜梁区、梁平区举办了“点亮中国灯”“年货购物月”“古城过大年”“年画进万家”非遗贺新春全市主场活动,营造喜庆、热烈的节日浓厚氛围。

▲2月9日晚,位于沙坪坝区的渝乐小镇,精彩的铜梁火龙表演。(本报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孙凯芳

各区县也以“非遗贺新春”为主题,开展了古城过大年、点亮中国灯——蛇年灯会灯彩展示、赶个年味集——蛇年非遗大集、年画进万家、非遗馆里过大年、春节年俗活动等系列主题活动,多个非遗项目亮相了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多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与了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演出,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丰盛的非遗年味大餐。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我市共计开展非遗主题活动506场次,吸引市民游客150万余人次参与,展现出重庆非遗项目极强的吸引力。

不过,比起河南开封、福建莆田、广东汕头、福建福州、陕西西安等“非遗游”热门目的地,重庆以非遗为核心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建设还需发力,尤其拥有优势资源的渝东南地区,更要进一步唱响“太阳出来喜洋洋”(土家啰儿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太阳出来喜洋洋》是其代表作之一,该歌曲还被评为“世界经典民歌”)。

同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明阳称,随着游客对深入体验当地民俗文化和沉浸在浓厚地域氛围中的需求日益增长,各大非遗主题节会和展会将旅游与地方民俗节庆活动紧密结合,让游客能够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不仅是当前旅游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China Travel”新热潮下:

着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2月12日,暖阳斜洒江面,世纪游轮“荣耀”号开进夔门,甲板上即刻躁动起来——“Very shocking(非常震撼)”“So perfect(非常完美)”……原本三五成群在聊天的游客,迅速走向船边围栏,举起手机和相机,定格这一世界级美景,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目睹此景,重庆世纪游轮公司国际旅游区域销售总监林海不禁感叹:“这才是三峡游该有的样子。”

▲巫山县神女景区的红叶云海。(本报资料图片)通讯员 卢先庆 摄

去年,随着我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大、144小时(去年12月17日起延长至240小时)过境免签推行,“City不City啊?City啊”“144小时极限游”等字眼持续火爆世界各大网络平台。

“China Travel”(中国旅游)成了全球旅游市场的流量密码。林海也度过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忙碌的一年,全年满世界出差超过300天,但收获颇丰:他所在的公司在Facebook、TikTok等平台发起“世纪游轮”“壮美三峡”等引流话题,吸引国内外超2000万人次点击分享,被《纽约时报》誉为“长江上最具活力的游轮公司”,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3.5万人,同比翻番。

而这,只是重庆深耕入境游市场的一个缩影。

去年,我市举办了首届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大会等国际交流活动,成立“中新(重庆)文化和旅游产业联盟”等3个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开通重庆至印尼雅加达、马来西亚槟城旅游包机直航,赴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150余项推广活动,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2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83.6%。

今年春节期间,重庆依托“欢乐春节”“你好!中国”等系列活动,赴西班牙、泰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主题推介活动,组织“万名华人华侨重庆过大年”、“同饮一江水·共庆中国年”澜湄国家网络达人“我在重庆过大年”、印尼网红大V组团游重庆等活动,拉动入境旅游。

携程、飞猪等多个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重庆入境游订单量位居全国前十。

“今年,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新政的施行,国际旅游市场必将掀起更加强劲的‘China Travel’新热潮,重庆作为中国入境旅游市场重要的目的地之一,也必将迎来入境游的大流量。重庆着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必将进一步促进入境游释放出新活力。”携程集团区域政务总经理张大伟称。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