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元宵节,大足鲤鱼灯舞在多个地方绽放光芒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杨潇

2025-02-12 23:05

这个元宵节,刚刚登上今年春晚的大足鲤鱼灯舞除了继续在央视元宵晚会上大肆吸引眼球外,还兵分三路,分别在重庆大足区、湖北宣恩县、四川遂宁市的元宵庆典活动上演出,为当地民众带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独特的文化享受。

▲大足区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大足鲤鱼灯舞的火爆早已是常态——曾两度进京参加国庆60周年、70周年庆祝活动;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魅力中国城》《2025中国非遗晚会》等各大节目的录制;加盟2024年贵州黔东南州“榕江村超”等展演活动……这些都是大足鲤鱼灯舞的“战绩”,每一次的亮相,都让大足鲤鱼灯舞的名声更加响亮。

大足鲤鱼灯舞为何人气如此之高?当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人人都可以是传承人”

大足是“鲤鱼灯舞特色文化之乡”。大足鲤鱼灯舞是年年有余(鱼)的象征,是民间表达的吉祥之意的重要载体。

12日晚,大足昌州古城的街头巷尾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参与“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大足区系列群众文化惠民活动的“鱼儿”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身着彩衣,手持鲤鱼形状的灯笼,灵活地跳跃、旋转,充满了热情和活力,这些“鱼儿”们并非专业演员,而都是当地的居民。

大足区文化馆群众文化研究馆员于进凤介绍,大足区文化馆青年鲤鱼灯舞艺术团的“鱼儿”们都来自大足区机关事业单位及在校大学生,他们都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学业之余,抽出时间学习、排练鲤鱼灯舞。

陆鑫是大足区宝兴镇中心小学的体育教师,他曾为随队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推迟婚期,他说,鲤鱼灯舞让他快乐,也让他为家乡自豪!

“人人都可以是传承人,只要他们想学,我就能教会他们,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来。”于进凤已从事鲤鱼灯舞相关工作30多年了,见证了许多年轻人因鲤鱼灯舞而感到快乐,并在鲤鱼灯舞的陪伴下相互成为朋友。

将鲤鱼灯舞带到全国各地

鱼灯龙舞属于民间社火表演,广泛流传于川渝地区。它源自于巴山蜀水的田野地头间,具有强大的民间艺术感染力,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湖北宣恩县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12日,大足区万古鲤鱼灯艺术团的老艺术家们在湖北宣恩的2025中南六省元宵灯会上带来了舞蹈《鲤鱼迎春》。在仅仅4分钟的表演中,演员们通过巧妙设计各种队形,营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鱼灯相互环绕,好似鲤鱼在水中嬉戏追逐。

也是在同一天,来自大足区文化馆青年鲤鱼灯舞艺术团的表演者们在四川遂宁“我们的节日·元宵”——“张灯结彩过大年 欢天喜地闹元宵”2025妙趣元宵喜乐会上,为观众带来《鱼跃盛世》。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色彩斑斓的鲤鱼灯,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赞美时代。

“我们希望在保留传统动作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舞蹈元素和技巧,使动作更加丰富多样、富有表现力。”大足区文化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创意编排,让更多观众喜欢上这群来自大足的“鱼儿”。

守正创新,让大足鲤鱼灯舞“游”得更远

“守正创新,是让鲤鱼灯舞走得更远的关键。”大足区文化馆馆长杨庆介绍,“在编排过程中,我们既要坚守其核心技艺,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地丰富其表现形式,更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时代精神。”

杨庆所言不虚。例如,去年,由大足区文化馆创编的民间舞蹈《鲤鱼跃龙门》入围了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终评,这个作品依托于“鲤鱼跃龙门”这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寓意积极向上,充满了正能量。

▲四川遂宁市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中国民协顾问、彩灯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常嗣新看来,《鲤鱼跃龙门》在舞蹈编排动作时,打破了社火舞蹈简单重复、注重街头表演模式,舞者时而高举,时而旋转,时而飞舞,时而穿越,奋力游弋,飞卷空际,将民间杂技绝活融入其中,使大足鲤鱼灯舞得到跨越发展,是民间舞蹈从田间地头走到国家级大舞台的又一次成功典范。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组织鲤鱼灯舞团队参加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我们也将继续传承创新,希望打磨出更多优秀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项独特的民间艺术。”说这话时,杨庆满怀信心。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