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亚冬会|来看看越野滑雪运动员的战袍有多讲究
2025-02-05 19:05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即将在哈尔滨开幕。此次亚冬会上,我市优秀运动员王强将代表中国征战越野滑雪项目的比赛,这也是重庆运动员首次站上亚冬会的赛场。
▲王强在“十四冬”比赛中。
越野滑雪又被称为“雪上马拉松”,在国际高水平竞赛中,比拼的不仅是运动员的竞技实力,运动员的装备也尤为重要。那么,越野滑雪运动员的“战袍”如何做到既能抗住-20℃的严寒,又能应对剧烈运动的热量爆发,同时还能兼顾轻便灵活等功能呢?重庆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关键在这5点:
会呼吸的保暖系统。外层多采用极薄的防风防水高科技膜材料,腋下还会进行透气性设计,以便出汗时快速排走湿气;“夹心层”是主要的保暖层,轻量抓绒动态锁温,气温突变时还可秒拆秒穿;内层多为速干面料并紧贴皮肤,可将汗水迅速转移到衣服表面并通过空气流动蒸发,以保持干爽和温暖。
衣服太厚也会犯规。国际雪联严控服装厚度,禁止任何增加空气动力的设计,服装标识位置、反光条都有精确到厘米的规定,违规可能取消成绩。
胜负就在1秒间。比如,滑雪手套的掌心通常设计有防滑条,保障抓握雪杖不打滑;越野滑雪袜子的脚趾、脚跟等重点部位会进行加厚,防止运动过程磨伤及冻伤;裤脚处内置弹力带,滑雪时可抵御积雪入侵,保障运动员竞赛质量。
救命用的荧光色。在森林赛道中遇到险情或突遇暴风雪天气,荧光黄、荧光橙等醒目颜色的服装能够让救援队快速定位,但日常训练服多为低调的深色——因为耐脏。
除了颜色区别以外,比赛时的服装与训练时的服装还有厚薄等区别:比赛的服装追求极致轻薄,接缝全压胶,力争将风阻降到最低;而训练的服装需要耐磨扛造,多设置一些口袋,以便带上能量胶等物资。
▲王强向重庆体育博物馆捐赠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服。
当然,除了“战袍”以外,滑雪帽、滑雪鞋、滑雪板等装备也有诸多讲究:滑雪帽与滑雪服要求类似,需要兼顾防风、保暖、透气等,多采用针织的舒适面料;滑雪鞋有自由式技术和传统式技术两种,两者区别在于鞋帮高度,自由式技术较传统式技术的鞋帮略高,且应高出踝骨,在保证踝关节活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对脚踝形成一定的支撑;越野滑雪板主要有自由式板和传统式板两种类型,传统式板较长,有非常明显的弓形弧线,自由式板尖较小,利于滑行;滑雪杖的长度通常高于使用者的腰部但低于头顶,顶端有被称为“雪碗”的特殊造型装置,避免滑雪杖插入雪中太深;滑雪镜一般选用视野较开阔的球面镜,可保护眼睛在雪地不受强光刺激。
▲越野滑雪赛历。
(本文图片均由重庆市冬运中心提供)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