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今年你家的迎春窗花贴了吗?来看非遗匠人们手中的喜庆“年货”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晟 尹诗语

2025-01-16 17:09

贴窗花,是中国人民迎接春节的传统民俗。每当火红喜庆的窗花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门窗上时,年的脚步就近了。

1月16日,临近新春佳节的大渡口区博物馆内,各种各样的窗花飞到了展板之上,联手国风插花和传统面塑,共同拉开了“剪说中国年 花影绘春章”乙巳蛇年新春民俗文化展的大幕。

▲1月16日,大渡口区博物馆,“剪说中国年花影绘春章”乙巳蛇年新春民俗文化展门前,市民正在挑选心仪的福字。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巨大的灯笼占据了火红宣纸的绝大部分,在灯笼里,全家老小围坐在丰盛的年夜饭前举杯而庆,“窗外”绚烂的烟花将夜空装饰得美轮美奂,这是展厅中剪纸作品《团圆》里呈现的幸福画面。

今年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中国年”正式升级成为“世界年”,那么中国的老百姓们是如何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个传统佳节的呢?

▲“剪说中国年花影绘春章”乙巳蛇年新春民俗文化展门前,非遗匠人们正在写春联、写“福”字。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展厅内琳琅满目的窗花给出了栩栩如生的答案。

在剪纸作品《爆竹》里,戴着虎头帽的孩子,正小心翼翼地点燃放在地面上的爆竹,在他身旁,正在舞狮的孩子们,好奇地掀开狮头,等待着爆竹的炸响。

▲“剪说中国年花影绘春章”乙巳蛇年新春民俗文化展门前,小朋友们正在老师指导下剪窗花。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大渡口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间风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作“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非遗作品里看非遗年俗,是这个展览最为特别之处。”

除了各式各样的剪纸窗花之外,展厅里还摆放着喜气洋洋的国风插花作品,只见暗香浮动的蜡梅中,几朵怒放的牡丹菊让春节的喜气抑制不住地弥漫到整个展厅。大渡口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早在宋代时,插花与焚香、点茶、挂画就已经并称为“生活四艺”,每到新春佳节,人们总爱用各式各样的插花装点自己的房屋。

▲小朋友们正在老师指导下剪窗花。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如果说剪纸和插花还是成人庆祝春节的主要艺术方式,那么面塑技艺,则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春节非遗“年货”了。

▲“剪说中国年花影绘春章”乙巳蛇年新春民俗文化展,市民们正在拍照打卡。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在展厅中,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着春节的喜气——四方桌上,鲜艳的重庆火锅汤汁在红色的火舌炙烤下上下翻腾,食客们眉飞色舞地盘点着一年的收获和对新年的期待,欢快的气氛从小小的面塑作品上扑面而来,趣意盎然。

▲小朋友们正在老师指点下插花。记者尹诗语摄/视觉重庆

除了看民俗,观众还可以亲手做上一份自己喜爱的非遗作品带回家。大渡口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展览旨在通过剪纸、插花等多个具有重庆特色的非遗项目讲述春节故事,展示非遗力量,在传承中创新,让观众感受中国春节年的欢乐氛围,亲身体验春节独特的习俗和对新春的美好期盼,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