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红岩精神与《新华日报》| 孙江:《新华日报》的“群众路线”践行
2025-01-11 16:03
“在‘群众路线’指引下,《新华日报》不仅成为了践行‘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观念的典型代表,助推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观念的形成,而且将国统区民众对于报纸的喜爱潜移默化的转移到了其所代表的政党身上,这形塑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良好形象。”1月11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第二届红岩精神与《新华日报》学术研讨会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研讨会上,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分享了他的精彩观点。
▲孙江。记者 谢智强 摄
在孙江看来,1945年4月23日,党的七大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理论正式形成,并首次明确: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创办于1938年1月11日湖北武汉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政治机关报。后因武汉沦陷,1938年10月25日,《新华日报》搬迁到重庆,并开启了长达8年的重庆办报历程。在这一时期,《新华日报》明确提出了 “群众路线”办报的方针。
从时间脉络上看,《新华日报》对于“群众路线”的践行和相关理论的成形有着时间上的同步性,因其并未遵循理论指导实践的传统模式,而是按照不同时期党对“群众路线”的理解进行实践,并最终形成了该报“群众路线”的办报方针。
“《新华日报》搬迁到重庆初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状况:内部,《新华日报》自身存在脱离群众、党性不足的问题;外部,《新华日报》的发行工作被国民党多重封锁,亟需以践行‘群众路线’的方式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孙江说。
为践行“群众路线”,《新华日报》探索了多重路径:
一是对“群众观点”的践行,“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内在的基本观点,其包含了“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两个观念。在践行“一切为了群众”观念的过程中,《新华日报》树立“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认识,以服务群众为目标进行的新闻业务改革,文字通俗化、增加青年、文艺、工人、妇女等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专刊、服务专栏等;在践行“一切依靠群众”观念的过程中,《新华日报》充分相信群众是党力量的源泉,依靠群众提供物质、资金支持,依靠群众建立自主发行网络(发行数万份),依靠群众通讯员提供稿件,这彰显了该报对于“一切依靠群众”观念的践行。
二是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践行,如以问卷调查、开办研讨会、开设读者专栏的方式搜集群众意见,并将其整理、归纳、提炼,用于指导新闻实践;针对工人、农民、妇女、知识分子等不同身份的群众,均进行了广泛报道,彰显了“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践行。
孙江认为,《新华日报》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价值在于:
助推了“党与人民性相统一”观念的形成。《新华日报》开办于国统区,国民党当局本就有意打压《新华日报》,在这样的背景下,其若明显的增强党性,势必会激起国民党更为严重的打压,但若置之不理,便不能完成报纸的改版工作。在此情况下,《新华日报》创造性地将中共中央的要求合二为一,通过反映群众的方式来保持报纸的党性。可以说,“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观念缘起《新华日报》的实践,并使其成为了率先实践“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观念的典型。
形塑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良好形象。《新华日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的报纸”为性质、以“群众路线”为办报方针的实践活动,获得了国统区群众的一致好评,进而形塑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良好形象。
更为重要的是,《新华日报》的外宣工作引起了国外记者的关注,进而促成了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访问延安,这些外国记者在延安采访,撰写了诸多新闻报道,不仅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而且传播了解放区的真实情况,这进一步增强了国统区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好感。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