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不可思议!今年冬至我在中国重庆,见到了川剧界的传奇”
2024-12-21 21:22
变脸、吐火、耍花枪、踢出手、舞水袖……12月21日下午,重庆市川剧院小剧场,文旅驻场演出《醉人的川剧》正在上演,以麻辣川风、巴韵川情等为主题轮番登台,好戏不断,精彩连连。
▲重庆市川剧院内,观众们正在观看精彩的表演。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这天正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冬至。“冬至大如年”,不少观众全家出动,在川剧的陪伴中享受周末的团聚。观众席间,一位金发的外国姑娘看得津津有味,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川剧女皇”沈铁梅,就坐在她身旁。
▲外国姑娘白灵芝正在观看川剧。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简直有些不可思议!今天恰好是冬至,我在重庆市川剧院拜访了沈铁梅老师,她是川剧界的传奇,她陪我聊戏、看戏,缘分真的好神奇!”这位外国姑娘叫白灵芝,她被认为是“最懂川剧的美国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睁大双眼,难掩激动,“20多年前我在成都学川剧,一直渴望能来重庆向沈老师请教,终于如愿!”
白灵芝是一位热爱戏剧的美国“80后”。大学时因为参演老师排演的布莱希特经典作品《四川好人》,她对四川产生了向往。不久,她跨越重洋来到北京学习汉语,偶然之间得知魏明伦将《四川好人》改成了川剧。机缘巧合,她后来果真来到四川,并于2002年至2005年进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学习川剧。她不仅学会了川剧的唱念做打,还参加了2003年的“四川省青少年戏曲表演大奖赛”,成为第一位参加川剧比赛的外国人。
“2005年毕业后我回到美国深造,如今仍在从事戏剧工作。”白灵芝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能用四川话交流,多年来,她从未中断与川剧的情缘,致力于向西方世界翻译介绍川剧,搭建起一座跨文化桥梁。
川剧界唯一的“三度梅”得主沈铁梅,是白灵芝仰慕已久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我在成都学川剧那些年,就曾了解过沈老师的事迹,她被魏明伦老师称为戏曲界几百年出一个的奇才,是川剧的‘声腔女状元’,遗憾的是没有机会拜访请教。”在重庆籍艺术家田蔓莎的引荐下,白灵芝与沈铁梅取得联系,赶来重庆,见到了偶像。
▲白灵芝收到沈铁梅赠书。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这位来自美国的川剧知音让沈铁梅一见如故。在一起观看演出前,她俩进行了一场深入交谈。“川剧的好东西很多,学习和传承的关键在于悟性和勤奋。”沈铁梅将几十年的艺术经历和探索经验择其要者为白灵芝娓娓道来,她尤其说到重庆川剧在守正创新方面的坚守,“川剧是一个聪明的剧种,擅长生活化地以戏曲程式塑造人物、反映现实,形成了悠久的传统,但我们从不坐享其成,满足于前人的创造,而是在坚持走戏曲正道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其他剧种优点为我所用,既尊重传统,又拥抱现代,既原汁原味,又符合现代人审美。”
20多年来,沈铁梅带领中国川剧不断与世界对话。带着《金子》远赴韩国、法国、瑞士等海外演出,引发轰动。以此为起点,她怀抱川剧艺术海外传播的宏愿,一路高歌猛进。从跨界交融到完整剧目,她还把《凤仪亭》《思凡》和清雅文戏《李亚仙》带出国门,让川剧之声唱响荷兰阿姆斯特皇家音乐厅,登上美国林肯艺术中心,闪耀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亮相第4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颁奖晚会,创造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
▲白灵芝和演员们一同合影。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这些成绩让白灵芝钦佩不已,“川剧艺术博大精深,沈铁梅老师的艺术造诣更是无与伦比。就像沈老师所说,川剧有很多好东西,但很多美国人只知道京剧,不知道川剧。”这些年来,白灵芝陆续翻译了《死水微澜》《马前泼水》《红梅记》等多个川剧剧本,并在持续探索如何将川剧程式、音乐、节奏等融入美国的戏剧表演。
“沈铁梅老师和她的艺术,应该被更多人知道。”白灵芝告诉记者,在她的家乡,冬至也是很重要的节日,“我们常常会在冬至许愿,所以今天我也在重庆许愿,我期待未来有机会再来重庆,多向沈老师请教,让世界上更多人领略川剧艺术之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