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在“戏窝子”成都,重庆川剧人如何唱出重庆文化辨识度
2024-11-14 09:00
“沈院长的《三祭江》太讲究了,她把这个经典剧目打磨成了高级艺术品!”“这个戏的完整版现在很不容易看到,成都几十年没演了,看到就是赚到!”“重庆戏迷好福气啊,在家门口就能看沈院长的戏。”
11月8日晚,成都锦江剧场,作为“名家唱名戏”第四届地方戏曲精品剧目展演压轴艺术家,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三度梅”艺术家沈铁梅携《三祭江》重磅亮相,震撼全场。演出谢幕,热情的戏迷纷纷走上舞台,争相与沈铁梅合影,表达着对这位当代川剧领军人物的由衷喜爱。
▲11月8日,沈铁梅携《三祭江》压轴亮相成都锦江剧场。记者 赵欣 摄
《三祭江》受捧的场景,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推进中,“渝字号”川剧精品与成都戏迷深度互动的一个缩影。不少观众直言,沈铁梅和她的团队为川渝两地一脉相承的川剧赋予了别具一格的魅力。那么,在川剧“戏窝子”成都,重庆川剧人如何唱出了重庆文化辨识度?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暌违30余年,锤炼殿堂级的舞台呈现
懂行的戏迷都知道,在沈铁梅的艺术生涯中,《三祭江》的意义有多重要。这个传统折子戏是她在1988年首度冲刺梅花奖时,恩师竞华先生亲授的剧目。“1988年以来,《三祭江》我演得很少。成都观众爱戏、懂戏,一直很支持我,我带《三祭江》来成都,既是对恩师的怀念,也是对观众的感恩。”沈铁梅说。
川剧《三祭江》得名于孙尚香在江边祭奠刘、关、张三人,这个戏声腔复杂,难学难唱,是川剧中考量旦角唱功的大戏。“《三祭江》流传至今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很大原因就在于它的多声腔演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锦专注川剧研究多年,她介绍,川剧旦角大师竞华尤其擅于创腔与表演,她的《三祭江》可谓独树一帜,沈铁梅则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完善了
▲《三祭江》剧照。记者 赵欣 摄
此次上演的完整版《三祭江》
老戏迷李先生为了这出戏专程从温江赶来,“最早看沈老师的《三祭江》是30多年前,那时她的舞台气场就跟其他青年演员很不一样。她在竞华先生原汁原味基础上有创新和升级,这个《三祭江》华丽得无与伦比!”
“舞台上的沈铁梅,就是祭江的孙尚香。”国家级非遗项目川剧传承人、“梅花奖”得主肖德美说,《三祭江》的妙处在于以丰富唱腔诠释内心,“这么大的唱腔戏,铁梅行腔吐字切换自如,很好地保留了传统,又融入了自己的体验,30多年后再演这个戏,给观众的不仅是震撼,而且实现了一种具有个人辨识度的高级审美。”
守正创新,艺术传承要讲究不能将就
在魏锦看来,蓉城观众暌违30余年的沈铁梅版《三祭江》之所以愈发惊艳,背后体现着守正创新的重庆川剧人对锤炼艺术精品、打造文化辨识度的极致追求。“魏明伦先生曾说,沈铁梅在川剧的唱功上超越了有旦角以来的所有演员,超越了前辈。此言不虚!沈院长的《三祭江》音域宽广、旋律复杂、润腔丰富,继承了传统唱段的韵味与精粹,同时也在精雕细琢中呈现出其自身卓越的艺术见解,以及对当代审美特点的观照。”她说。
只有守正创新,才能成就戏曲艺术的优良传承。“守什么样的正很重要,对我们来说,守正就是要继承前辈艺术家留下的好东西。”肖德美表示,竞华先生的《三祭江》,有“一祭当如工笔,二祭当如行书,三祭当如狂草”的讲究,沈铁梅的唱腔带给观众的正是这般恰如其分的感受,“既响遏行云,又丝丝入扣,直击人心。”
▲《三祭江》剧照。记者 赵欣 摄
“俗话说,川剧‘唱声容易唱情难’,杰出的演员懂得用声音与观众有情绪互动。铁梅可以游刃有余地驾驭自己的声音,何时哀婉、何时高昂,无不拿捏得当,因此能精准地用唱腔来传情达意、塑造人物,体现着艺术家的修为和分寸感。我想铁梅让我们既看到了守正创新,也看到了她对艺术的极致讲究。”肖德美说。
如何理解守正创新?“川剧守正创新,必须走正道,才能出精品,这是师父竞华先生和父亲沈福存先生一贯的教导。”沈铁梅说,守正创新意味着学习前人、超越前人,“守正”是守住川剧DNA,保护好诸如《三祭江》这样的优秀传统剧目,“创新”则是在传承过程中吸收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为我所用,借助符合这个剧种规律的其他先进文化来激活川剧的内在生命力,从而让具有300年历史的川剧在当代中国焕发出新的光彩。
说到川剧艺术的讲究,沈铁梅更是感触颇深。“川剧有仪态万千的声腔,有丰富完整的美学体系,在一代代川剧人的保护与传承中,不能将就,必须讲究。讲究意味着我们演员要心怀敬畏,力求完美,也要求我们的剧种从服化道方面全面提升。川剧是一个自由而浪漫的剧种,过去,难免存在将就、不规范的现象,多年来,我和团队一直在努力让川剧更加严谨,要向京剧、昆曲学习,严谨高要求,是赢得观众尊重的一个起码前提。”
川渝携手,在共同进步中保持辨识度
昆高胡弹灯,五腔共和形成的川剧艺术,在以川渝地区为主的大西南传承了300余年。早年间,川剧随川内众多河道而兴,不同河道擅长不同声腔。主要有沱江流域的“资阳河”,擅长高腔戏;岷江流域的“川西坝”河道,擅长胡琴戏;嘉陵江流域的“川北河”,擅长弹戏;重庆地区的“下川东”河道则最为丰富,由于靠近长江水陆码头,戏班流动频繁,高腔、胡琴、弹戏皆有所盛行。发展到今天,川渝两地的川剧艺术也各具韵味。
这种韵味,被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周津菁视为艺术的气质。“艺术和人一样,都是有气质的。气质的表层是风格、特征和气场,往深了讲是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以及艺术的追求方式和坚守的原则。”她表示,作为下川东地区的川剧重镇,重庆川剧早已形成了自己的特征,直辖市的成立标示和强调了这个特征,并进一步生发出独特的文化气质。就对待川剧的态度而言,四川人是开放的,重庆人是严谨的、谨慎的和经典的。
“某种意义上说,不同的气质或许也可以视为川渝两地川剧艺术不同的文化辨识度。”肖德美以《三祭江》举例道,这个戏的高度严谨从一开场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戏曲界老话说,‘宁穿破,不穿错’,强调的就是严谨,在我看来,铁梅对于艺术的讲究,也赋予了重庆川剧不一样的辨识度,在传承经典、发扬传统方面功底深厚,是整个川剧界的表率。当然,省川呈现的学院派的规范大气、成川名角儿云集,也各有特点。”
沈铁梅和团队的讲究,也让《三祭江》中的“外援”琴师邹孔昭印象深刻,“这是我们首次合作,最难忘她对艺术的执着。我们前后多次整天在一起对谱子,在
今年9月1日,随着川渝两省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的施行,川剧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肖德美建议,在携手发展的同时,川渝两地的川剧艺术也需要在传承发展中保持各自的辨识度,“这种辨识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两地具有标识度的名家的引领作用,这样的名家,在重庆当然是沈铁梅。她对于川剧的引领是一个剧种不断前进的关键,她和她的团队携手把川剧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