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李熙斌|天府之源泽巴蜀——品读姚叶红系列山水画
2024-11-09 12:03
走进姚叶红的山水画世界,仿佛进入诗意的空山幽谷,都江堰河水的湍急浪花,三峡幽谷的浪遏飞舟,川西平原林盘的春花烂漫,巴蜀 山林的红枫落叶满金秋……姚叶红将山河揽胸,在画中呈现的诗意妙境,在朴质与平静中,在简洁与单纯中,蕴含着画兴和诗兴。
对于山水画而言,大自然永远是灵感的源泉、创作的母题,所以画家的亲身体验和写生必不可少。姚叶红出生于重庆,师从“三峡画派”岑学恭研习山水。岑学恭在国内画坛被誉为“岑三峡”“三峡画派创始人”。他毕其一生,钟情三峡,笔墨豪放挥洒,写景妙笔生花,穷尽三峡美景,立意出神入化,孜孜不倦为三峡立传,竭尽全力为三峡扬名。
姚叶红多次随恩师岑学恭到三峡写生。从姚叶红的三峡写生作品中,看到他在写生过程中对大自然的开合气象、天地氤氲生生不息运行种种的所见所感。画中的流水、云气、沟壑、山石、树木、灌木、苔藓、田园、堤岸,在他的笔下鲜活流动,激荡腾跃。
▲《天府之源》 国画 姚叶红
姚叶红创作的《天府之源》《三峡云开》《三峡云雾开锦绣》《神女应无恙》等山水画,秉承了“三峡画派”大山水、大笔墨、垂直构图、笔笔见骨的画风。
从表现三峡朝晖,雾中神韵,雨中峡谷,急流扬帆的精品之作中,窥见了他对名家先贤的山水巨幅中笔摹心追,纸、墨、色、水在他的笔下,浸溶了血、肉、灵、躯,他也因此成为“三峡画派”的得力干将。
品读姚叶红的系列山水画,画中呈现的是一种气势磅礴、古意盎然、绵长久远之感。他在书法、哲学、古典文化等方面的修养,使他的画不仅从气息和意境上充盈着浓浓的高古典雅之气,亦在线条的驾驭和笔墨构建上具备了深厚的功力,在形式美感上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很自然地“链接”在一起,完成了传统笔墨符号系统向现代视觉图式的自然转换。
他的水墨山水画《天府之源》《锦江春色来大地》等,便集中体现了出来。《天府之源》在借鉴古人之笔法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把川蜀的山河竞秀挥洒于自己笔墨之下,全图构思精巧宏大,设色苍润取法元人,树木苍翠葱郁,山溪湍奔射石,喷珠溅玉,气魄雄伟,石崖斧劈峭峻,颇有唐人遗风。
《天府之源》高3.8米、宽6.4米,是以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景观为题材,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外交名片。远景是玉垒山在升起的太阳下熠熠生辉,朝霞映红了雪山。右侧的前景树丛中突兀挺立出千仞石岩,左侧中景的房舍、亭榭穿插揖让井然有序,前景蜿蜒曲折的岷江之水,由远及近,递次呈现,最终隐入一片森林。岷江之水绕山而过,清澈的湍急河水在鱼嘴口分流而下,流到宽阔无垠的成都平原的阡陌田园,润泽天府之国的广袤粮仓。
这幅画以青黛色为主色调,层峦叠嶂,层层推远,每重山都有烟云萦绕,以浓、淡、焦墨并用描绘的山体苍厚老辣,塑造的山石丘壑,造型磊落,质以骨胜。
姚叶红的山水注重布白,或为溪流飞瀑,或为烟云雾霭,考究山和水、山和树、山和石等墨与白的关系,使得山石树木之墨色与气韵之留白既形成对比又相得益彰,在虚实相间、若断若连、聚散一体、苍茫之中彰显一种浓烈的灵气。
姚叶红的画作讲究墨韵,用墨洒脱,善于表达墨色的层次、肌理,亦浓亦淡,浓淡相宜,韵味深长,突出了中国画的传统基础。
在用笔用墨用水的变化和韵味把握上,尽管有各自不同的风景,但是,巴蜀的山河竞秀,春夏秋冬的美景,都在他笔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以及作者对巴蜀山水的热爱和无限赞美。
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在《新的艺术气质——姚叶红新近画议》文中说:“姚叶红的确在他的绘画艺术上表现了一些新的倾向。从他得到著名画家岑学恭的耳提面命,在山水画艺术上获得长足进步以来,他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笔墨语言……在原有绘画的磅礴气势上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追求,一种人生阅历的厚重感受,在不经意的笔墨晕染中轻松地得以实现,这就是姚叶红新近作品的气质所在,一种更值得玩味的境界。”
我深信,姚叶红的山水画艺术将会有一个灿烂而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