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长江文明论坛|彭琳:重视风景遗产对于弘扬长江文化意义重大
2024-09-25 18:48
“在中国的版图上,大山之间水系纵横,其中黄河和长江是最主要的水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的水势。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禀赋,自然与人文在这里高度融合、交相辉映,孕育了丰富的风景遗产。风景遗产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山水文化、协同推进长江自然和文化保护具有重要意义。”9月25日下午举办的2024长江文明论坛上,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彭琳受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杜春兰委托,来到现场代为进行了汇报。
当天,彭琳以《长江流域风景遗产的当代价值与保护传承》为题,从寻脉、把脉和续脉三个方面,阐明了重视长江流域风景遗产的传承保护,对于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意义。她认为,作为长江上游重要城市,山川形胜、文化遗产叠合下的重庆,承大河文明,营高地之城,应肩负重要使命,为保护风景遗产方面作出贡献。
长江流域风景遗产具有独特价值
论及“寻脉”,彭琳表示,长江流域的山水审美兴起于巫山的《高唐赋》与高唐观。“状若砾柱,杂巫山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高唐赋》和高唐观,代表了先秦时期长江流域山水审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在作者宋玉笔下,长江三峡的巫山风光与文学传说交相融合,铸就了长江流域山水文化的重要标识。山水诗画带来的审美新境界则引领了长江流域山水文化的鼎盛期,形成了“唐诗之路”,诗画二者筑起了中国山水审美文化丰碑。
▲9月25日,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2024长江文明论坛现场,彭琳在现场作分享。记者 谢智强 尹诗语 摄
审美文化应用于山水营城智慧之中,重庆是当之无愧的典范。彭琳介绍,长江水系繁茂,汇川渝之水,上游岷江(外水)自川西平原蜿蜒至宜宾,连成都与重庆;嘉陵江则在合川钓鱼城下汇渠江、涪江(内水),北来与长江交汇,贯通中下游繁华都市。两江交汇,群山环抱,尽显山水相依的魅力,也对山水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长江流域风景遗产的魅力和价值如何看待?彭琳进行了把脉。她认为,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和自然禀赋极为丰富的走廊和地区,是跨越历史时空流动的线性文化遗产。沿线省区市拥有数量众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等,自然和文化资源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多元的价值。
构建巴蜀地区风景遗产保护理论体系
彭琳表示,长江不仅以其自然风光闻名于世,更重要的是自然与人文在这里高度融合、交相辉映,孕育了丰富的风景遗产。具体来看,长江风景遗产类型丰富、数量规模庞大、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乡土景观、城市历史景观、历史园林等种类,以及古道、运河等线性文化遗产。其中,巴蜀地区自然人文交织尤为密切,风景遗产分布尤为聚集,是长江流域风景遗产保护的高地和重镇。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彭琳。记者 谢智强 尹诗语 摄
为此,彭琳所在的团队已搭建起巴蜀地区风景遗产数据库,构建了巴蜀地区风景遗产保护理论体系,并对每一类风景遗产的特征、生成机制以及保护传承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巴蜀遗产廊道为例,他们系统梳理了巴蜀遗产廊道体系,凝练了三峡遗产廊道、川盐古道、成渝古道、古蜀道的价值内涵、空间分布规律、功能演变以及在地性景观营建特色。“巴蜀遗产廊道实现了华夏文明的不断交流与发展,并通过西南丝绸之路,连接华夏文明与中南半岛文明、南亚文明,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造就了西南地区丰富多元的人文地理环境。”
同时,团队构建起了巴蜀古城公共空间和风景遗产体系。从宏观尺度厘清了古城山川形势和山水风景秩序特征。中观尺度整理了风景揽胜、祠庙寺观、学宫书院、官署军政、移民会馆等公共空间的时空分布特征。微观尺度,对坡台、坡弯、台院、云梯、崖壁、塔山等丰富的空间类型及代表性的节点空间进行了深入探究。
“我们还对会馆、寺庙、宗祠、寨堡、书院、码头等一系列典型历史景观开展了深入的分类研究。在水码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水码头是长江风景空间中最多元、最集中的精神体现,不仅便利了经济、贸易、交通,而且成为了生活、生产、交易、娱乐、祭祀的场所。在针对祠庙园林的研究中,我们揭示了山地祠庙园林的造景规律,总结了‘真山真水、多维立体、因山就势、雅野相宜’的祠庙园林特征,及其与巴蜀地区民俗文化、古代血缘地缘文化功能的关联,并重点对巴蜀地区城镇普遍存在的‘九宫十八庙’的价值内涵和空间特征进行谱系梳理。总体上形成了多尺度贯通、体系完整的巴蜀古城公共空间和风景遗产体系。”彭琳说。
提出整体思路对风景遗产保护和修复
然而,巴蜀地区风景遗产保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遗产分布广泛且位置较为偏远、历史文献资料少且分散,导致巴蜀地区风景遗产保护难度极大。如何做好传承保护工作,为长江流域的风景遗产在当代续脉?彭琳分享了她所在的团队开展的巴蜀地区风景遗产保护传承的在地实践案例。近30年来,她们提出了“连接-缝补-重塑-熔新”的整体思路,持续在巴蜀地区开展古城镇公共空间和风景遗产体系的保护和修复。
比如,明清“巴渝十二景”中“金碧流香”所在区域的重庆人民公园修复性设计,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连接与修复的典型案例。彭琳表示,通过设计平台解决地形缺陷,浏览路径巧妙串联起各个文化遗产展示点,游客得以在漫步中深入了解和体验历史遗产,并最终形成“人民公园—遗址公园—滨江绿地”的绿地开放空间系统。
重庆鹅岭公园修复性设计案例则实现了历史名园的空间缝补与保护性更新。在研究团队看来,虽然公园景观格局基本保留,但山地景观序列断裂受阻。更新的目标将鹅岭公园定位为一个具有流动空间的自然景观园林,既是观光场所,也是反映重庆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另外,在金海湾公园设计中,注重了城市公园与文化空间重塑,设计以“嘉陵故事”为主题,强调保护和营造多样化的滨江生态、营造与滨江自然环境契合的活动体验空间,以增强公园服务功能;在黔江区太极镇宜居环境营建与应用中,注重了乡土风景遗产区域更新与传承,通过口述历史方式提出了集体记忆视角下的乡土景观地方性建构解译及更新设计方法,帮助村民了解故土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认同新的精神家园。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