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旅游“热”在何处,带来哪些新启示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韩毅

2024-08-30 20:27

入秋之后,天气比夏天还热。比天气更热的,是人们的出游热情。

8月29日晚,洪崖洞景区,灯火璀璨,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游客,将观景平台挤得水泄不通。而这般“人从众”的场景,在仙女山、美心红酒小镇景区、磁器口古镇等,同样不鲜见,成千上万的游客正抓着“暑期的尾巴”畅玩。

那么,纵观今年暑期旅游市场,重庆旅游市场到底有多火?又有哪些新特点、新趋势、新机遇、新启示?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做了调查。

▲同程旅行供图。

重庆旅游跻身多个“TOP”榜单

有人说,重庆是一座“站立”的城市,拥有“一城千面”的超凡颜值和气质:“一城山水满城灯,数尽夜景看重庆”的魔幻都市、“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的璀璨历史、“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的山水画卷、“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意栖居、“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民俗风情……让你的相机内存随时“填”满,直呼“简直不要太美”!

那么,这个暑期,重庆文旅有怎样的表现?

携程发布的《2024暑期出游市场报告》显示,在今年暑假旅游市场中,重庆的名字先后出现在了多个“TOP”榜单中,包括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入境游热门城市、长途游热门城市、最受“00后”欢迎的目的地城市等。其中,目的地为重庆的暑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30%。来渝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为: 成都、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重庆人出行热门目的地为:成都、北京、上海、贵阳、西安。重庆暑期热门景区为天生三桥、仙女山、重庆动物园、黑山谷风景区、长江索道。

同程旅行发布的《2024暑期旅游市场盘点报告》显示,亲子客群是暑期出游的绝对主力,占比大约为35.1%。北京、西安、上海、成都、杭州、南京、青岛、苏州、广州、重庆等是较为热门的亲子游目的地。

飞猪的《2024暑期出游快报》也显示,今年暑期重庆的租车、船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分别增长达82%、184%,定制游预订量更是同比去年增长超4倍。四川、贵州、湖北、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北京等都是今年暑期前往重庆旅游的热门客源地。此外,今年暑期重庆游客的出境游预订量也同比去年增长近一倍。

▲携程旅行供图

暑期文旅市场“热”在何处

暑期历来是出游旺季。相比以往,这个暑期在延续消费热度的同时,呈现出了哪些新动向呢?

“总体而言,今年暑假旅游市场继续展现消费韧性,呈现‘三高三低’的特征。”携程集团区域政务总经理张大伟表示。所谓“三高”,即国内游、跨境游持续保持高基数运行,高质量陪伴的亲子游、家庭游持续火热,提供高情绪价值的玩法受到年轻游客追捧;“三低”,即适宜避暑的低温目的地及室内项目火爆,机票酒店因供应恢复呈现价格走低趋势,三四线城市、县域及乡村等低线目的地一路走红。

其中,跨境游是今年暑期旅游市场一大亮点。在入境方面,暑期来华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约七成,主要客源国为韩国、泰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越南、英国、菲律宾等;海外游客入境游热门城市为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成都、重庆、苏州、厦门、天津等,入境游游客总人次同比增长更是超30倍。在出境游方面,暑期出境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超四成,出境游热门目的地依次为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其中长线游目的地占其中三个席位。受签证互免影响,短线出境游的铁三角“新马泰”重新回到中国游客视野,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五成。

暑期是亲子游、家庭游高峰期,主打高质量陪伴的研学游是今年暑期的热门旅游项目。研学游订单量增长175%,其中国内研学游人数增长2倍、海外研学游人数增长120%。

今年暑假,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追求面面俱到的旅游攻略以及覆盖尽可能多景点的紧凑旅行路线,而是将自己交给旅途中随遇而安的肆意。乡村旅游、县域旅游主打小众、反向,为游客身心放松地度过假期提供了可能,使得三四线城市、县域、乡村等低线目的地旅游订单大增,其中国内县域目的地旅游订单环比前两月增长45%,高于一线城市增速。

此外,“旅游+体育”“旅游+演唱会”“旅游+游戏”,以及追求自我疗愈、逃离喧嚣的县域游、乡村游等,能够提供高情绪价值的旅游项目亦是今年暑期热点。今年暑期,展演类旅游产品环比前两月增长70%;中国旅客在奥运会期间赴巴黎的订单同比增长129%,并带动欧洲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170%。

“避暑游是暑期旅游市场的重点,而今年的避暑游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演进,形成了‘上山、下海、玩水、夜游’百花齐放的消费格局。”同程旅行相关负责人称,受暑期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夜游成为全国多数旅游城市的热门,重庆、北京、长沙、西安、苏州、上海、南京、成都、广州、厦门是国内热门的十大夜游目的地。

此外,主打清凉、旅居概念的旅游线路是中老年人群避暑度假的首选,热门的避暑旅游线路主要有“敦煌+嘉峪关+青海+张掖+兰州+莫高窟+青海湖+塔尔寺+七彩丹霞”8天7晚跟团游、“兰州+敦煌+青海湖+茶卡盐湖+翡翠湖+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张掖丹霞”6天5晚跟团游等。

“今年暑期,订单量、人均消费量同比双双提升,追求深度体验的趋势更加明显,人们更倾向于出门一趟玩得更多、更丰富,享受品质更有保障的旅游商品。”飞猪相关负责人称,品质游玩需求在今年暑期增长明显,高星酒店、线路游、租车自驾等订单量增幅明显。其中,打卡具有历史与人文气息的古建筑、体验网红餐馆和高档的米其林餐厅等备受青睐;国际邮轮与租车自驾在暑期持续井喷,国际邮轮产品成交额同比去年暑期增长高达20倍以上,国际租车产量成交额同比去年暑期增长超5倍。

▲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吸引大量游客玩水。受访者供图

暑期旅游市场带来的多重启示

伴随需求、消费和市场的热度提升,旅行社、酒店、民宿、景区等业态开始重归旅游业“C位”,导游、领队、旅行定制师等在市场中的“音量”也越来越大。那么,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新特点、新趋势,又给业界带来哪些启示呢?

“当下,文旅的资源依赖性逐渐减弱,消费的重心由传统的观光和购物向追求精神需求和情绪价值转变,以‘商、养、学、闲、情、奇’等多重功能来满足游客需求成为发力重点,文旅营销拼的是人情味、烟火气,需要各地具备精准捕捉并有效回应大众情绪需求的能力。”张大伟称,旅游业要关注消费需求,要给消费者留下一个非常好的体验,才是产业能够持续不断发展的重要的基底。当前,旅游本身已经不是最终的目的了,很多游客对于旅游的功能有了“旅游+”的诉求。旅游企业一定要看到市场的变化,应当更关注高质量、高科技旅游和融合化、跨界化、平台化趋势。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也曾表示,做好新时代旅游工作,要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深程度、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融合发展。同时,发挥科技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推动艺术下沉、旅游向上,培育更多艺术与旅游深度融合新场景等。

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认为,创新优化暑期旅游消费环境,为游客提供更舒适的旅游体验是关键。如,为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游玩舒适度与体验感,重庆的一些热门景区可以推行分时段观光,减少现场排队等候时间。同时,重庆还应推动旅游景区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丰富文旅消费供给,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积极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进一步促进假日消费。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杨潇   主编:兰世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