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设计新高度!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在渝开幕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韩毅 李雨恒

2024-07-06 21:26

从家喻户晓的“冰墩墩”、憨态可掬的“金熊猫”,到科技感、未来感十足的登月服、月球车;从精美的特色文创、书籍装帧,到地标性美术馆、博物馆;从颠覆性的华服、建筑艺术,到赋能乡村的“村超”形象设计、无水马桶……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书籍装帧等7个类别的501件(套)艺术设计作品正式亮相,向观众展现了艺术设计的丰富多样性和创新实力。记者 李雨恒 摄

7月6日,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在渝盛大开幕,501件(套)高水平、高质量作品不仅彰显“设计为民众、为国家、为世界”的创作理念,见证中国设计的新高度,也凸显重庆“全球设计之都”的澎湃“智”动力!

▲开幕式现场。记者 李雨恒 摄

7个类别艺术设计作品精彩亮相

走进本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的举办地——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偌大的展厅展出了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书籍装帧7个类别的501件(套)设计作品,尽显中国设计之美、空间之美、生活之美,让人目不暇接。

▲展览现场。记者 李雨恒 摄

“你知道这件登月服胸前的字为何是反的吗?它是不是既有点像中国古代的铠甲,又有点像未来战士?”走进本次展览的进京作品展区,一套登月服刚一亮相,就“圈粉”无数。

该作品为工业设计作品《“巡天”登月服系统组件设计》,由四川美术学院教师胡永攀等人创作。作品立足我国载人登月任务需求,从“工、构、质、饰、色、形”六个角度进行系统化设计,实现了“甲胄形、凌风带、祥云纹、中华印”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高科技结构的巧妙融合,兼具传统意蕴和未来美感。

“我们把航天服胸前的字设计成反的,是充分考虑了‘以人为本’,在月球环境,航天员戴着厚重头盔,根本没办法低头看胸前位置的控制按钮,我们就在其手臂位置设计了一面镜子,航天员通过镜子看控制按钮上的字,刚好就正了。”胡永攀介绍说。

无独有偶,在航天服的一侧,展出了一款月球车——《人机联合月面移动科考站》,同样吸引大量观众驻足观看。

该月球车看似一辆车,实则是一个移动科考站,采用四轮月球车设计,具有四轮独立轮腿结构,车身可折叠,通过远程遥控,可实现人机协同作业,满足月面科考、探索、基建、运输等任务。

尤值一提的是,前不久,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挖出一个“中”字,惊艳世界。而这款月球车的轮胎胎面设计,不仅印有“中国”两字,胎痕设计中还融入了中国独特的针织元素。试想,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中国人2030年前实现登陆月球,若届时驾驶该车行驶在月球上,是何等“拉风”!

▲展览现场。记者 李雨恒 摄

除了这些充满科技感、未来感的工业设计,在本次展览上,还有大量“目光向下”,聚焦城市更新的高质量设计作品,充分展现了“设计为人民”的理念。

如,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副主任、副教授田琦团队的建筑设计作品《陵江驿渡·三胜车渡服务站》,以重庆中心城区内最后一个以汽车轮渡为主的公益性码头——三土渡口为设计对象,将坡屋顶、吊脚楼、折形步道等元素,融入车渡配套服务站的设计中,把车渡文化展示与市民活动、船员食宿功能有机整合,让车渡从单一的交通功能逐步转向为教育、休闲复合功能,使建筑与环境充分融合,提升旅游价值,“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激活日渐式微的传统老街,带动两岸城乡更新与发展。

▲重庆艺术家田琦(右一)正在介绍建筑艺术类进京作品《陵江驿渡·三胜车渡服务站》。记者 李雨恒 摄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召南团队的作品《重庆美术公园》,以九龙坡区正在全力打造的重庆美术公园为设计对象,以“场域、会面、关系”为设计主题,针对重庆电厂遗址为改造核心,集合黄桷坪地区20个重点艺术空间,规划形成双核、两桥、两带、两街、九点的园区结构,设计出了一个集大美景、大美育、大美业为一体国际化高品质主题公园。

501件(套)作品见证中国设计新高度

“与油画、中国画等不同,艺术设计被正式纳入全国美展体系始于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是备受社会大众关注和欢迎的美术门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魏东称。

重庆本次展览为艺术设计展区的展览,根据门类不同,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共在全国设立了13个展区,分为中国画展区、油画展区、版画展区、雕塑展区等。

▲市民正在观展。记者 李雨恒 摄

全国美展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每5年举办一次,是中国美术界的一大盛事,在展览中评选产生的“中国美术奖”是我国美术界国家级最高奖。

“本届艺术设计作品展共收到作品5083件(套),经严格评选,最终入展501件(套),投展比9.9%,足见竞争之激烈,可谓见证了中国设计的新高度。”魏东称,本届艺术设计作品展呈现出四大看点:

信息与交互设计和书籍装帧被首次纳入艺术设计领域,彰显出全国美展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倡导跨域跨界协作的科学意识与实践指向。如《鉴康》《历史的层积岩:食物全球化信息图解设计》等作品,是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下,对人们全知觉体验进行不断开发的结果。

▲重庆艺术家唐旭的书籍装帧类进京作品《四大名著——家藏批评本》。记者 李雨恒 摄

关注领域更加全面,既有宏大叙事,也有对实际生活的关注。如《北京市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多彩贵州·活力四射——村超、村BA文化形象设计》《首届“金熊猫奖”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等为代表的作品,在国家视觉形象传播、品牌形象推广、地域生态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藏区蹲坐一体式无水便器设计》《智慧社区服务机器人》等作品,在解决生活难题、关注基础设施建设、灾难救援、应急响应等方面做出创新创造。

诸多作品呈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当代转译的浓厚兴趣,以及对国际前沿、生活方式、未来趋势的密切关注。如《格物鼎新——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的当代转译》等作品,就利用现代手法重新演绎了传统民族元素。

严格的学科划分与界限正在淡化,“破圈”与跨界不仅体现于混合媒介、感知交互、多维体验等设计形态与表达的拓展,还表现在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全知觉体验中,如《植觉派对》《长江脉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水生态信息交互装置设计》等作品就是很好的体现。

重庆作品进京展占20%,“设计之都”活力足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中,作为中国第五、西部第一个的全球“设计之都”,重庆设计界表现抢眼。

数据显示,在本届艺术设计展所展出的501件(套)作品中,重庆的作品多达100件套,占19.9%;在最终遴选的105件(套)进京作品展中,重庆的作品达21件套,占20%。

展览开幕式上,重庆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阳奎兴称,本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件大事,更是重庆文艺界、设计界的一件喜事。重庆作为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和强劲的文艺创作活力,培养了一代代设计大师、能工巧匠,在中国设计史上写下了诸多动人篇章。此次展览在重庆举办,不仅是对重庆艺术设计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全市文艺工作者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市民正在观展。记者 李雨恒 摄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表示,本次展览以"大设计"为视野,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成果汇集。入展作品展现出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使命意识,体现出了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为‘设计之都’,重庆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无论是科技、工业、城市建设还是日常,都在向高质量、高品质的水平迈进。”范迪安说,近年来,重庆设计界奉献了许多让人瞩目的成果,此次展览在重庆举行,对推动重庆设计界和全国设计同行的交流有重要作用,并会激发观展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文化向往与审美向往。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承办,展期将持续到8月20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编辑: 周双双   主编:兰世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