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开幕!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双双 齐岚森

2024-06-26 21:33

巨幅纱幕和激光投影缔造出不同的视觉层次效果,纱幕的每次升起和降落都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观众如同坐在IMAX电影院,获得360度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与极致视听享受……6月26日20:00,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在永川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科技感十足的开幕式,让现场观众充分感受科技赋能电影艺术的无限魅力。

▲6月26日,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在永川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科技感十足的开幕式,让现场观众充分感受科技赋能电影艺术的无限魅力。记者 齐岚森 摄

本届电影周以“科影共生·光映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电影家协会、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电影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广播电视局与永川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

重庆是一座充满了光影魅力的城市,洪崖洞的璀璨,山城巷的烟火,吸引着无数影人。作为重庆的科技创新中心,永川区更是有着良好的电影科技产业配套条件和完备的电影扶持政策。目前,永川已经建成并高效运行永川科技片场,片场拥有5个摄影棚,棚拍面积3万平方米,配套虚拟制片、动捕、全景声、数字资产、视效、渲染等生产环境。未来,这里将成为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西部科技影视城。

▲西部电影科技创新中心揭牌仪式。记者 齐岚森 摄

开幕式上,由永川区与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建的“西部电影科技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双方将共同开展电影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研究、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致力推动永川影视产业提质升级发展。同时,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还将通过创新中心提供电影产业全链条的技术检测和认证服务。

开幕式现场,永川区联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发布了“科技影视数字资产平台”,这也是国内首个科技影视数字技术与服务平台。据悉,该平台建设将通过云计算、计算机视觉(CV)、计算机图形学(CG)、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对电影数字资产的采集、存储、编辑、分发、交易等进行全流程高效管理,并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区块链”技术实现分布式溯源追踪,为行业提供安全可控的数字资产共享和交易服务。

▲科技电影周影视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记者 齐岚森 摄

一批影视头部企业、科技影视生态企业、影视剧组也来到现场,与永川区达成合作协议。华夏电影、优酷、爱奇艺、咪咕、华为云等影视头部企业,将助力永川打造西部科技影视城,集聚一批科技影视生态企业;天工异彩、鸿洲文化、天图万境等一批科技影视生态企业也签约落地永川,将从影视技术研发、标准、生产、应用等环节加快布局产业链、创新链,持续推进重庆影视工业化进程。

此外,《大道之行》《鲨海逃生》《大转移》《谁动了我的隐私》《怪谈五命河》《火灾调查》《记忆迷踪》《拾遗录》《余声之证》《人生是美丽的》等10余部优质项目签约定档在永川拍摄。

开幕式还揭晓了首届“电影金数字荣誉”,华为云计算、电影《长空之王》虚拟拍摄项目等23家企业或项目获得年度杰出自主研发技术、技术创新应用和杰出视觉效果荣誉。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委会会长、国家一级导演江海洋介绍,数字荣誉推荐旨在推动电影先进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积极发现并推广产业战略性新兴技术,加强电影科技在视听影像领域的融合提升,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助力电影强国建设。

▲姊妹节结对签约仪式现场。记者 齐岚森 摄

意大利锡耶纳大地国际电影节派出代表团参加了此次开幕式,并同永川区签署协议,与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结为姊妹节。锡耶纳大地国际电影节迄今已举办27届,专注于独立电影,在文化层面上处于国际电影节中的翘楚地位。双方携手结为姊妹电影节,将为两地电影人搭建一座桥梁,促进技术交流,激发创意火花,让更多的优秀作品走向世界舞台。

本届电影周将持续到6月30日,接下来还将有影视科创展览、高质量的主题沙龙、全国大学生48小时虚拟制作大赛决赛、大师讲堂、青年影人扶持计划、电影项目创投座谈会、科技电影展映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编辑: 刘一叶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