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重庆作协新一届主席!张者:团结一心,为打造“渝字号”精品奋进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欣

2024-06-12 17:11

文学照亮生活,思想温暖人心。6月12日,重庆市作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团第六次会议举行。会上就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共商,并审议了市作协五届三次全委会工作报告,表决了相关人事任免事项,通过了市作协第五届委员会改选主席选举办法(草案)。张者当选重庆作协新一届主席。

“感谢重庆作协五届三次全委会的信任,作为重庆作协第四届主席,我要向前三届主席学习,向他们致敬。”在第一时间接受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张者表示,在文化强市建设的今天,重庆文学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接续奋斗、薪火相传的光荣事业,“只要全市文学工作者团结一心、携手前行,就一定能够走更远的路、攀更高的山、跨更长的河、看更美的风景,讲好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故事,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文学精品。”

聚焦高质量发展,重庆文学成果丰硕

巴山渝水,人文荟萃。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方重镇,巴渝大地上,优秀作家作品灿若星辰,在中国文学史的天空,闪耀过一道道高光。深刻观照现实生活,深切关注百姓命运,重庆的文学书写,始终与时代同行。

会上,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何浩就五届二次全委会以来的工作作了报告。“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为新时代文学提供了丰厚的生活土壤和表现空间。”何浩表示,近两年来,重庆广大文学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满怀热忱描写新重庆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重庆作家砥砺奋进、笔耕砚拓,重庆文学持续进步、不断突破,在讲好重庆故事,书写中国气派、巴渝韵味的文学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成绩丰硕,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贡献了文学力量,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担负起了文学使命。

文学创作方面,精品不断涌现:通过“讴歌”计划加强重大主题创作策划组织、“扶优”计划组织第九届重庆文学奖(含少数民族文学奖)评奖及颁奖、“友声”计划举办文学线下活动30余场次。6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支持项目,22部作品入选市作协扶持项目,70余部作品获鲁迅文学奖、省(市)级“五个一工程”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或入选主题出版项目等,百余篇(组)作品在《人民文学》《收获》等重点刊物刊发。

人才培养方面,规模不断壮大,品质同步提升:通过“培新”计划,系统培训200余人次,推荐参加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等培训10余人次,1人获茅盾新人奖,1人入选“2023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十大作家”等;举办小说、诗歌、科幻文学等主题对话10余场;实施作家培养导师制,邀请名刊编辑与青年作家“结对子”,培养学员28名,指导刊发作品40余篇,5人次获得文学奖项。市第五次作代会以来,中国作协会员总数达到 300 人,市作协会员增至2286名。

品牌打造方面亮点纷呈。我市已建设起“重庆文学会客厅”“重庆文学有声馆”等多点分布、横贯联通的文学实践阵地,以及南川东街文旅小镇、永川十里荷香智慧田园综合体等实践点。市作协与新华书店集团、重庆日报打造的“重庆文学公开课”品牌项目已举办20余场,产生广泛影响。文学转化传播工作也有声有色,200余部本土作品转化成影视剧、舞台剧、网络视听节目、动漫、剧本杀等多种文艺形态,文学IP价值更加凸显。

打造“渝字号”精品,用心用情书写新重庆

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推动重庆文学创作涌现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渝字号”精品,是全市广大文学工作者必须担当的时代重任。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为文学事业带来了宝贵机遇和强大动力,也提出了更高期待和要求。如何顺势而为?新当选的重庆作协主席张者,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就文学创作来说,重庆取得过重要的成绩。这里不但走出了一批杰出诗人,而且还诞生了以《红岩》为代表的深刻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长篇小说。所以,重庆是重庆人的重庆,是中国人的重庆,更是世界的重庆。”张者表示,在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时代背景下,重庆文学界更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高擎精神的火炬,打造“渝字号”文学精品,用心用情书写新重庆,展示新气象,走向新辉煌。

在张者看来,上任后首要工作是培养青年作家,“要发现有潜质的人才,精准扶持新作。提供写作、审读、改稿、发表的一条龙服务,这对青年作家非常重要。要把他们扶上马,再给一鞭子,让他们在文坛奔腾起来。”

“第二,要‘走出去,请进来’。重庆作家要走出去,作品也要走出去。走出去努力宣传重庆,让人们更了解重庆和重庆的文学成就。请进来,就是加强和各省市作家的文学交流,要把全国著名作家请到重庆,让他们和重庆作家面对面交流。只有通过交流和碰撞才能产生火花和灵感。

“第三,要‘沉下去,浮上来’。沉下去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向人民学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作家不但要深入生活,还要能从日常生活中走出来,从生活中提炼出精华,写出作品。不能一猛子扎下去,最后写不出东西来,作家要沉下去,作品要浮出水面产生影响。在这方面,作协主席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作协主席首先是作家,要写出自己的优秀作品,写出这个时代的经典之作。”

“第四,重庆作家要完成有重庆文化辨识度的作品。文化辨识度不仅仅是文旅辨识度。文旅辨识度是表面的,是旅游广告,文化辨识度是深层次的。如何产生辨识度?除了作家个人的创作兴奋点外,还需要进行主题创作。重庆值得书写的题材非常多,主题创作不但邀请重庆作家,也要邀请全国著名作家。确认一些题材,公开招标。让有灵感有能力的作家来写。重点题材重点扶持,也可以吸引重点投资。”

“第五,加强川渝两地的文学交流和文学合作。川渝是一家,在文化上要形成一个文化圈。川渝两地虽然在行政区划上分开了,但文化传承和文脉无法分割。两地同气连枝,一脉相承。两地出版界要密切合作,联合出版,形成合力。同时,两地作协也要加强合作。我建议,重庆和四川可以考虑,联合设立一个有全国影响的文学大奖。”

新闻多一点>>>

张者,本名张波,男,曾就读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西南大学),北京大学法律系,硕士学位。中国作协小说创委会委员,重庆作协主席,新疆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长篇小说大学三部曲《桃李》《桃花》《桃夭》,长篇小说《零炮楼》《老风口》《万桥赋》,中篇小说集《朝着鲜花去》《或者张者》《或者张者》《山前该有一棵树》,散文集《文化自白书》等。作品主要发表在《收获》《十月》《当代》《人民文学》等刊物,被各种文学选刊转载,并多次登上文学年度排行榜。获第二第三届重庆文学奖,第四届重庆文艺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第十四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第十三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奖,2023年鑫飞杯.小说选刊奖,第二届《中国作家》阳翰笙剧本奖 “最佳电视剧剧本奖”,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编辑: 刘一叶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