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楚辞》里的浪漫 《2024端午奇妙游》唯美又震撼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刘一叶

2024-06-11 18:46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说到中国式浪漫,必然要提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6月9日晚,河南卫视《2024端午奇妙游》通过舞蹈《屈子问天》,展示了中国式的浪漫情怀。这场集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盛宴,还通过歌曲、民族舞、芭蕾舞、语言类节目等艺术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端午的精髓和时代风貌。

开篇舞蹈《屈子问天》,取自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担任总导演的舞台剧《荆楚映象》。节目里,青年舞蹈家大朱饰演的“屈原”,身披《离骚》描写的“芰荷”“芙蓉”,在翩翩飞舞的蝴蝶群中托起古琴。琴韵悠长,屈原高洁的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在舞蹈中碰撞。

与此同时,屈原笔下的楚式神话、楚式美学、楚式浪漫以及楚人的家国情怀,也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见到了《九歌》中的东皇太一、《国殇》中的壮士英魂,感知到了《橘颂》中对理想的坚定追寻。杨丽萍表示:“大家都知道屈原有家国情怀,其实他天性里还有非常浪漫的一面,所以我们挖掘和呈现出他追求美的内在的另一面。”

《端午奇妙游》此次还特别邀请到了近日刷屏社交平台的“网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由他主演、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实景拍摄的原创舞蹈《奔腾不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呼麦的旋律与蒙古族舞蹈元素的完美融合,更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豪迈与热情。

该作品既让观众了解和感受到了草原力量和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向世界展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体会到了那份生生不息、奔腾向前的民族精神。有网友在弹幕留言:“代代相承,代代相传,这个舞蹈编排太棒了!”

情景剧《天南海北话端午》中,相声演员李菁携手几位外国友人,共同上演了一场文化味儿满满的“古堡夜宴”。他们畅聊端午节的节日体验和感受,不仅分享了吃粽子、看龙舟等传统习俗,还深入探讨了端午节日文化的内涵。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方式,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端午节的多元魅力。

由欧嘉媛、吴泽、孙悦栋、魏雨欣主演的舞蹈《未了情》,取自广州芭蕾舞剧院艺术总监邹罡担任制作人、国家一级导演王舸执导的舞剧《白蛇传》。该节目运用芭蕾舞的艺术形式,融合中国古典美学,再现了许仙与白娘子西湖畔邂逅的浪漫场景。脍炙人口的古代传说、深入人心的传奇人物,在演员们“足尖艺术”的演绎下,仿若一封“中国式情书”,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唐诗逸、胡阳带来的舞蹈《雷霆振山河》,更是将观众的期待值推向了高潮。该舞蹈通过“背水一战”“神镜降临”“电闪雷鸣”三个篇章,讲述了唐朝将士携白发军坚守国土40年的感人故事。舞蹈还巧妙地化用了敦煌285窟中“十二音雷公鼓”元素,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念。在特效制作的雷公鼓、神镜等元素的衬托下,观众直观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碰撞、融合中焕发出的新生机。

《2024端午奇妙游》的播出引发广大网友关注,大家纷纷盛赞:“五千年文化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民族的最美!传承才是最珍贵的!”“力量,青春,振奋,正能量!”

编辑: 刘一叶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