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小提琴大师祖克曼归来,3首贝多芬奏鸣曲尽展深厚功底
    北京日报
    时间:2024-05-13 16:42

    享誉乐坛50余载,著名小提琴家平夏斯·祖克曼带着沉淀大半生的满弦乐思重返北京,一展大师风采。5月12日晚,祖克曼携手好友钢琴家谢·沃斯纳登台国家大剧院,以3首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助阵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

    ▲平夏斯·祖克曼(左)与谢·沃斯纳。本报记者方非 摄

    漫长的艺术生涯中,祖克曼曾拿下两座格莱美大奖,先后获得21次格莱美奖提名,灌录上百张经典唱片。他的演奏充盈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克制感,始终将作曲家的音乐性置于首位,绝不以过分的炫技喧宾夺主,琴音美而细腻,沉稳严谨。1995年后,祖克曼多次来华演出,留下了许多精彩的协奏、重奏演绎。

    这场音乐会是祖克曼在国家大剧院的独奏专场首秀。在最大程度还原作品本真风采的同时,祖克曼充分展现出了标志性的个人特质。贝多芬《第一小提琴奏鸣曲》率先上演,全曲从活泼的快板进入,在优美的行板后以欢快的回旋曲收尾,祖克曼、沃斯纳配合默契,小提琴与钢琴均衡和谐。贝多芬《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接续奏响,演奏开篇主题时,祖克曼的诠释清新明净,沉着理智,更加凸显了作品的牧歌氛围。

    ▲平夏斯·祖克曼。本报记者方非 摄

    下半场,承载着作曲家病痛坎坷的贝多芬《第七小提琴奏鸣曲》喷薄而出,奔涌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在祖克曼的指尖下,沉重与明媚、诙谐与庄严、柔情与抗争转换跳跃,一贯到位的分寸感收放有度,把作品的情感表达控制在饱满却泛滥的范围内,直抵人心。

    ▲演出前,祖克曼接受媒体采访。本报记者方非 摄

    朴实稳重的热情、深度、爆发力,浸透了祖克曼的认真与钻研。直到现在,76岁的他自认“仍处于不断攀登的过程”。靠近或维持“巅峰”的高度,需要极强的自律,“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必须每天都打开琴盒,像运动员那样,不厌其烦地练习基本功。除了音乐,我的生活里别无其他,学习、自律、不断进步,就是我的生活。”祖克曼在演出前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编辑:刘一叶     审核: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