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8个“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为满足人民群众鉴定合法收藏品的需求,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局)将于5月19日(星期日)上午,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开展“民间收藏品公益性鉴定咨询活动”。
4月30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品部主任罗婧表示,与往届不同,参与本届鉴定咨询活动的藏宝人,需要提前在线上线下报名并填写《待鉴定藏品持有人及藏品信息登记表》。
活动报名从即日正式启动,市民可通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查询报名方式。
罗婧提醒报名者注意,本次活动对参与鉴定咨询的藏品提出了要求:藏品必须是民间流传有序的传世品、民间合法收藏品以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文物、艺术品。
如何判断自己参与鉴定的藏品是否符合要求呢?
罗婧说,本次鉴定咨询藏品包括金属器、陶瓷器、书画、玉器、杂项等5个类别。
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依法应当上交国家的出土出水文物、非法来源的文物(如盗窃、盗掘、走私等)、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收藏和交易的文物、涉嫌损害国家利益或者有可能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文物、超出鉴定范围及上述鉴定类别的文物、申请人未在《待鉴定藏品持有人及藏品信息登记表》中填报的物品,均不在此次文物鉴定咨询范围内。
在鉴定咨询活动中,专家将给出什么样的鉴定结果呢?
罗婧表示,本次鉴定咨询活动为面向社会的公益性鉴定咨询,鉴定结果口头告知,仅供申请人参考,不评估价格,不出具鉴定证书,不对鉴定咨询意见承担法律后果,不从鉴定咨询中牟取经济利益,不涉及所有权认定以及拍卖、质押、出售、赠予、继承等其他用途。
编辑:刘一叶 主编:吴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