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文学照亮生活—中国作家“文学公开课”走进重庆工程学院,600余名重庆工程学院师生及众多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了一堂由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王跃文带来的精彩授课。
▲活动现场。通讯员 罗冠骁 摄
公开课上,王跃文以“中国故事的讲法——以《家山》为例”为题目,从“故事”“人物”“时空”“文化”“语言”等角度,分享了小说创作心得,畅谈乡村文学叙事。他表示,54万字的长篇小说《家山》向读者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南方乡村沙湾的社会结构、风俗民情、耕织生活、时代变迁,在他看来,任何小说的灵感都是从“土”里长出来的,这个“土”就是文化土壤,小说叙事不仅是技巧问题,更是作家观察和思考生活的方式。
▲活动现场。通讯员 罗冠骁 摄
王跃文表示,《家山》通过质朴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民族根性的魅力以及文明进步的辉煌予以赞美。在创作过程中,他将伦理关系、风土人情、节日习俗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书中人物日常生活描绘中,以此来传达国人的情感、传递国人的价值观以及展示国人的命运变迁。
▲活动现场。通讯员 罗冠骁 摄
活动中,王跃文还向重庆工程学院赠送个人著作,并与文学爱好者现场互动,探讨交流文学创作心得。
“通过本次讲座,我认为《家山》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秉承了大历史观,创造了一部民族繁衍史、社会生活史,乡村风俗史,以及时代的变迁史,塑造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人形象,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家山》的那些人民的坚韧与艰辛,让我对历史和文化有着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丰富了我对文章阅读和创作的思路。”听完公开课后重庆工程学院数字艺术学院学生刘岱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活动现场。通讯员 罗冠骁 摄
最后,王跃文叮嘱广大学子们:“除了学好自己的专业以外,广泛的阅读,包括文学的阅读,对大家的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文学是人类千百年文明的重要结晶之一,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快捷、有效地熟悉了解和掌握我们的人类文明,同时文学可以让大家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多一双文学的眼光,可能对同学们的学习以及未来的事业都会大有裨益。”
编辑:杨潇 主编:吴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