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小田溪墓群考古新成果!来看战国晚期巴国的贵族生活→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晟

2025-04-17 18:14

4月16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发布《重庆涪陵区小田溪墓群M15发掘收获》,(以下简称《收获》),首次详细披露了战国晚期巴国高级贵族墓的考古成果。

《收获》撰写者、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研究馆员方刚说,这座编号为M15的墓葬中,出土了56套69件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兵器、生活器具、漆木器等,其中巴蜀符号与中原风格器物共存,生动重现了古代巴国贵族的生活图景,更破解了战国时期文化与中原文明交融的“密码”。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巴蜀文化研究的空白,也为探寻巴国历史脉络提供了关键性实证。

▲出土器物上的巴蜀符号拓片。受访方供图

墓室口大底小

青膏泥封存千年

M15是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长435厘米、宽230—260厘米,墓底逐渐收窄,呈口大底小结构。墓壁斜直粗糙,底部打破风化岩层,墓口距地表仅50—60厘米,但残深达150厘米。墓室填土为混合青灰色风化岩的“五花土”,虽未夯打却异常坚硬,显示出古人独特的封墓工艺。

▲涪陵小田溪遗址。受访方供图

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棺一椁的葬具。外椁长335厘米、高75厘米,底部铺设两根枕木,椁室与棺木间填满青膏泥(一种细腻黏土),厚度达2.5厘米。这种材料既能防腐,又能隔绝空气,虽历经两千余年,棺木纤维痕迹仍清晰可辨。

同时,考古工作者们还在棺内发现8件铺首衔环——兽面铜饰件,分别镶嵌于棺盖两侧,兽面狰狞,环扣精致,推测为棺木装饰。此外,墓室边缘还筑有熟土二层台,可能用于放置祭品或加固墓室。

青铜兵器列阵

中原巴蜀文化交融

M15随葬品以青铜器为主,共43套56件,涵盖兵器、生活用具和装饰品三大类,展现出巴国贵族“尚武重礼”的特点。

墓中出土的兵器堪称“微型军械库”:两件铜戈锋刃犀利,胡部刻有龙纹,内部饰鹿纹;4柄柳叶形剑身带虎斑纹,最长者达54厘米,剑身近柄处刻有巴蜀符号“手心纹”与“虎纹”;1件铜胄(头盔)高16厘米,底部带折沿,顶部开孔透气,是巴国士兵的罕见装备。此外,弩机、7枚铜镞和1件铍(形似短剑的长柄兵器)的出现,表明墓主生前可能参与军事活动。值得注意的是,铍、弩机和胄具有中原文化特征,印证了战国晚期巴地与中原的交流。

▲涪陵小田溪遗址发掘现场。受访方供图

墓中青铜生活器皿工艺精湛:2件铜鍪(炊具)带链盖,盖面饰巴蜀符号与卷云纹;铜洗(盆)腹部镶嵌铺首衔环;1件铜壶通高34.8厘米,颈部铺首衔环,圈足带痕,彰显铸造技艺。此外,2件兽形带钩尤为特殊,其中一件为人抓蛇造型,蛇身盘卷成“8”字,人臂弯曲为钩,充满神秘色彩。

墓主为巴国贵族

战国风云的亲历者

方刚说,通过墓葬规模与随葬品等级,考古专家推断M15墓主为巴国高级贵族。墓室长度约4.35米,属小田溪墓群第二等级(相当于秦制两丈),仅次于M12等王侯级大墓。墓中既有巴蜀符号兵器,又含中原风格器物,暗示墓主生活在巴国衰落、秦文化渗透的转型期。

最新研究表明,小田溪墓群整体呈现特殊面貌:基本未发现战国时期文化层或巴人日常活动遗存,遗迹类型单一且以大型墓葬为主,随葬品极为丰富,外来文化因素器物占比显著偏高。这一现象表明,墓主身份显赫,并非普通部族成员就近安葬,而是被特意安置在远离其活动区域的墓地。结合墓地时代与地理位置分析,该墓群应是在秦人统治区域内设立的巴人贵族专属墓地,至西汉早中期已废弃。

▲文物修复专家正在修复从涪陵小田溪遗址内出土的随葬品。受访方供图

同时,经过碳十四测年显示,M15墓年代跨度为公元前359年至公元前209年,结合器物特征,考古团队将其定为战国晚期早段,早于邻近的M12墓。学者推测,巴国灭亡后,部分贵族归附秦或楚,M15墓主可能是追随更高层统治者(如M12墓主)迁徙至小田溪的贵族。

方刚说,涪陵小田溪M15墓葬如同一部青铜写就的史书,不仅还原了战国巴国贵族的生活图景,更揭示了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戈剑寒光中,藏着巴人的勇武;铜纹饰里,刻着文明的对话。这座墓葬的发掘,为解开巴国历史之谜提供了关键线索,也让我们得以触摸那段湮没在江水与时光中的古老传奇。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兰世秋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