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三峡博物馆新展明日揭面纱,长孙无忌墓志、张三丰墨宝全在列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晟

2025-01-20 18:49

长孙无忌的墓志出土后首次面对公众亮相、相传是张三丰来到重庆所留下的墨宝现身展厅、东晋枳杨府君神道石柱离家百年后首次回渝……1月21日,诸多巴蜀石刻精品将一起现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025开年大展“贞石千秋——巴蜀碑铭展”,为观众带来一场看点满满的巴蜀文化盛宴。

据悉,此次大展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等川渝地区20余家文博单位共同策划,将展出文物展品230余件/套,集结参展各单位所藏传世碑铭及拓片精品,并加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重要石刻。

参展碑铭镌刻时间上迄东汉、下至20世纪初,内容涵盖巴蜀地区的政治、文化、地理、风俗、民生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川渝地区两千年来的历史风貌,为观众讲述石头上的巴蜀故事。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免费对市民开放。

出土于重庆彭水的长孙无忌墓志首次公开亮相

在展厅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首次亮相于人前的长孙无忌墓志。

只见这块巨大的墓碑上,镌刻着“大唐显庆五年岁次庚申七月□子朔十日巳酉故长孙无忌墓志”几个大字,正是这几个字,让这块墓碑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大唐长孙无忌墓志

为何长孙无忌的墓碑会出现在重庆呢?

据展览策展人刘兴亮介绍,作为唐太宗时的宰相、长孙皇后之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曾为大唐的建立和繁荣立下过汗马功劳。

唐太宗去世后,长孙无忌因被诬谋反,流放至黔州(今重庆彭水)时,被逼自缢身亡。

史书中有不少关于长孙无忌之死的说法和猜测,这方写有“大唐长孙无忌”字样的墓志在彭水的出土,为那段波谲云诡的历史画上了一个遥远的句号,证明彭水就是长孙无忌的埋骨之地,寥寥26字铭书下的土地,就是大唐一代名相死后的归宿。

刘兴亮说,长孙无忌墓志碑的发现,不仅证实了他的初葬地在彭水,同时还对他的卒年提出了新说: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都作“显庆四年”;墓志却作“显庆五年”,是否《唐书》有误?今人不得而知。

东晋枳杨府君神道石柱百年后“回家”

除了首次向公众亮相的长孙无忌墓志之外,展厅里的另外一方石柱,成为展览的另一个亮点。它就是藏于故宫的东晋枳杨府君神道石柱,这方距今近1700年历史的石柱,被誉为“晋碑妙品”。

▲东晋枳杨府君神道石柱

到底石柱上刻了什么呢?石柱又为何离开家乡重庆去到了千里之外的故宫?

只见矗立在展厅中的这方石柱上,共有7行43字,采用隶书体镌刻,题额完整,柱身装饰有瓦棱纹,字体劲健有力。

刘兴亮说,三国、魏晋时期是书体由隶变楷的转变时期,由于此期流传碑刻不多,所以这方石柱非常珍贵。它同《谷朗》等碑都是考察隶楷之变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神道柱形式、内容与铭刻文字的珍贵材料。

百年前,这方石柱出土于巴县洛碛(今重庆渝北区),出土之后被清末大臣、金石学家端方所藏,后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也就是说,从当年离开重庆后,这还是它首次回到家乡重庆“探亲”。

“晋碑妙品”亮相展厅之中,怎么少得了和它相得益彰的展品呢,在本次展览中,被誉为“东汉隶书,斯为之首”的何君尊楗阁刻石也来了。

▲何君尊楗阁刻石。

只见这块刻石上共刻7行52字隶书:“蜀郡太守平陵何君,遣掾临邛舒鲔,将徒治道,造尊楗阁,袤五十五丈,用功千一百九十八日。建五中元二年六月就。道史任云、陈春主。”记录了蜀郡太守何君修筑栈道的事迹。文字线条圆劲、笔势纵横、古朴疏朗。

刘兴亮说,何君尊楗阁刻石的发现有一段传奇的经历——刻石自东汉刊刻后,历代书籍对它多有著录,但原石一直不见踪迹,南宋时期曾为人发现并记载,后又隐没山野,只有拓本流传于世。

明清时期,学者们一直寻访不断,但都无果而终。直到2004年3月,两位四川荥经县的小学教师在游泳时,偶然看到河边峭壁上竟刻有文字,才将已失踪近千年的何君尊楗阁刻石重新拉回人们的视野。

“喷饭”梗缘起的苏轼洋州园池诗碑也现身了

展览中还有一块石碑,因为收藏的缘故,从家乡杭州来到了重庆栖身,它就是苏轼洋州园池诗碑。

说起这块石碑,许多观众可能会觉得陌生,但说起因这块石碑而诞生的成语——失笑喷饭,就可谓几乎人人皆知了。

▲苏轼洋州园池诗碑

刘兴亮说,苏轼洋州园池诗碑刻于两宋之际,内容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初立于浙江杭州西湖畔。

明正德年间,丰都人杨孟瑛任杭州太守,疏通西湖修“杨公堤”,因触怒豪强而被罢官。归乡时,杨孟瑛带走了西湖边的苏碑残石,收藏于重庆府学之中。之后,此碑便一直留在重庆。

那么,为何这块诗碑会引人“喷饭”呢?刘兴亮道出了原委:《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是苏轼唱和好友文与可咏洋州风景诗所作,相传文与可收到苏轼寄去的诗篇时,开怀大笑,甚至连刚吃到嘴里的饭都喷了出来,“失笑喷饭”一说由此而来

除此之外,展厅中展出的合川铜梁洞道教摩崖石刻也颇具神秘色彩,刘兴亮说,合川铜梁洞摩崖石刻群汇集了众多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记,其中有一巨幅草书,字体龙飞凤舞、环环相套,难辨内容,相传是道教祖师张三丰来渝时所留,书写内容可能是唐人诗歌。

▲合川铜梁洞道教摩崖石刻拓片

展厅中还展示了两件充满神秘色彩的石刻,它们就是张飞岍石刻与安岳天书。它们分别位于重庆彭水太原乡与四川安岳合义乡,石刻上字迹有的似蚯蚓、有的似老鼠,难以辨认。

(本文图片均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提供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兰世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