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刘德奉|爱上线装书
2024-08-30 09:49
近来,我爱上了线装书,且是古代刻板的线装书。
爱上了,不仅是经常阅读,还花了不少钱买了一大堆。
去年底,我在网上买了一套《四库全书珍本初编》仿线装,110函,220册,据说这个版本只印刷了80套。
▲广陵书社出版社供图。
近日,我又从扬州广陵书社出版社买了两套宣纸线装影印《李太白诗集》1函3册、《宋刻东坡集》1函6册。嫌《宋刻东坡集》内容不完整,又从网上买了影印《明成化本东坡七集》1套30册。广陵书社还有直接用宋版,或者用宋版转由现代工人翻刻的手工线装本,因价格太高而放弃了。
当然,家里还有不少线装本、刻本影印本、繁体竖排本等充满传统文化味道的版本。
每次翻阅,我都有小获,真可谓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近来这样的心态,其理由有二。
一是因为经典。能够流传至今,且常在出版的书,都是历史淘洗下来的精品,每次阅读,都难穷其意,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份的变化、时代的演进,都会读出不一样的认识和感受,哪怕是同一作者、同一文章、同一观点。古人的书,要读出其时代性、滋养时代人,是作品的伟大,也是读者的智慧。
二是传统装帧。这种图书样式,既有传统味道,又有文化内涵,是质量和内容的统一,阅读起来与古人的时代、环境、思维更加接近,少了“恨不同时”的隔离感。
▲广陵书社出版社供图。
特别是传统的线装、宣纸的手感、刻印的书写美,可以让人反复品味。
有时,我在想:这是在读书?还是在赏书?是书的内容重要?还是载体重要?
我喜欢苏东坡的书,苏东坡的全集、文集、诗集、词集、杂集,单本的、多本的,繁体的、简体的,横排的、竖排的、刻版影印的,各种文本、各类版本,已有许多。
一次,读苏东坡文章时,读到了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所提到的“穷而后工”,这个词让我感触深刻,为此先后写下了8篇读后感,直到现在还意犹未尽。
这也让我思考:什么样的书是可以“百读不厌”的。后来一想,其实就两个字:经典。
反过来讲,作为文化工作者、文学作者,就是要认认真真静下心来,不为浮世所动,抛弃各种杂念,着力于创造经典。
我喜欢苏东坡的文章,既有偶然性,也有时间的积累。
▲广陵书社出版社供图。
几十年来,我一直喜欢读苏东坡的书,特别是2013年底,我从长寿调到重庆工作,住在一个老旧的出租房里,下雨天滴水打在雨篷上让人有些心烦,平日里室内老鼠乱窜又使我心有所寒。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我便拿起苏东坡的文集,一篇一篇地读,一句一句地品,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不求其速,只解其意。有时一个晚上只能读完一小篇,但时间长了越读越有趣,越读越兴奋,越读越想遍及其他文章。
从那以后,三五年时间里,我的业余时间大多用在读苏东坡的文章上,后来还通读了巴蜀书社版《全宋文·苏轼》,共四大本。
直到现在,只要闲暇,我便会拿起“苏东坡”翻翻,或者这也叫百读吧,但每次闲翻总有所获,总能读到一点新意,哪怕一小点。
当然,经典本来就需要读者去深入,去静心阅读,特别是古代经典、外国经典,如果不下功夫,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肯定难解其意。如果用滑手机视频的心态、三五秒都不愿停留的习惯,肯定无法深入经典。
经典需要深入,需要经常性阅读,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言:“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经典就是这样,只有越深入才能越见其深意。
科学技术的数字化,促进了人类的发展。纸质出版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不过,这也只是文字载体所发生的变化,更何况是积极的、向好的变化,正如文字的载体经历了甲骨、简牍、纸张,而现在增加了数字技术而已。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把文本和数字结合成经典,如同纸质时代一样,创造数字时代的经典,让人百读而不厌、而可信、而美感十足。
文学创作一级,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原院长,重庆市散文学会会长,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长期以来从事文化管理、文化研究、文学创作。主编出版文化、文学类图书270余册。个人出版有散文集《让灵魂洗个澡》《行走》《行走之间》,其中《行走》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出版有《俆文彬传》《心中的歌》(重庆非遗丛书·民间文学卷、编著)《历代松竹梅诗选》(选注)、书法作品集《墨痕新韵》。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