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 | 切忌“捡进篮子都是菜”,习近平的告诫有深意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7-13 21:59

“我国的工业发展,过去是靠一榔头一锤子地敲,今天要靠先进技术和装备来提升水平。”

近日,在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对企业员工们说。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企业,近年来不断研发新工艺、新产品,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一家老企业的蜕变,折射出山西传统产业向新求变的步伐。

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近年来,山西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山西转型发展提出新要求。他特别叮嘱,“不要一哄而上,‘金娃娃’还没抱上就先把吃饭的家伙扔了”“切忌‘捡进篮子都是菜’,不能走重数量轻质量的老路”。

两个形象的比喻,背后是一个核心要义——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发展程度千差万别。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何为因地制宜?说到底是要处理好新与旧、个性与共性、一域与全局的关系。

——新与旧,并非简单的相互取代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

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传统产业不能说是落后产业,传统产业里面也有新质生产力,也有高科技。此次考察,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注重新旧动能转换的过渡和衔接,以新化旧、循序渐进”。

——因地制宜,需遵循共性,更要抓住个性,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搞一种模式。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特别提醒,“新兴产业如火如荼。对这个事,亦喜亦忧。”“喜的是,我们这一行在全世界走在前头了;忧的是,就怕来个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此次在山西,总书记也指出,“多元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区域协同,也需要各展所长。

近两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对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不同行动方案——对湖南,强调“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对东北,强调“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次考察,总书记要求山西“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各省要立足省情、抢抓机遇,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左右逢源’”……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怎么看、如何干,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形象比喻里能找到答案。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贺子桓   审核: 何祥辅 主编: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