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说纪|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些区县这样干→
2025-08-26 11:30
江北区积极推动“一表通”与基层智治贯通融合,实现基层填报共性数据自动获取、个性化数据只填一次,填报表单和系统数量减少90%以上。
潼南区打好基层减负“组合拳”,基层报表时间、人力成本均大幅缩减70%以上。
沙坪坝区对督查检查考核实施年度计划管理,开发督查督办事项管理系统,让迎督迎检单位“减表减清单”。
渝中区持续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区委网信办将6个“空壳”“僵尸”政务应用清理关停,6个区级自建自用应用整合进入渝快政系统。
……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学习教育中,围绕整治形式主义我市各区县持续为基层减负担、增动力、办好事,有效释放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不断提升基层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先一公里”。然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存在,严重束缚了基层干部的手脚,让他们陷入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之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他们无法将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不仅加重了基层干部的负担,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影响了政策的有效落实和工作的顺利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如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基层干部的负担有所减轻。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就像“牛皮癣”一样,容易反弹回潮、隐形变异。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文件过多过滥、会议冗长低效、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问题;有的地方为了留痕,要求基层干部填写大量表格、撰写各种报告,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有的地方在工作中搞“一刀切”,不考虑基层实际情况,给基层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整治。
学习教育中,我市各地区各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庆也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查处、公开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防止问题反弹。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仅是为了让基层干部从繁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更是为了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我们要以本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持之以恒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干部创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