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夜读|山间暑趣(节选)
2025-07-31 21:30

山中的夏天,远离闹市,空气清新,满眼都是深深浅浅的绿。乡间的那些蝉鸣蛙叫,清凉的山风,是儿时最美的记忆。今天为大家分享重庆日报《两江潮》专版张宏琼的文章《山间暑趣》(节选)。

山间暑趣(节选)
作者 张宏琼
乡野山间的夏,目之所及,都是丰盈的绿。不是初春枝顶的几抹柔弱的浅绿,而是羽翼丰满的、繁茂的深绿。
一畦菜地如此,一棵树亦如此。不论是清晨起床还是午后纳凉,看见这层层叠叠的绿,精神都会为之一振。
除了这青绿,夏天也是一个百花园。栀子花、茉莉花、胭脂花、朱瑾、荷花、睡莲、指甲花……这夏天开的花数也数不过来。指甲花的果实还很调皮,一捏便跳出去很远。
蝉是夏天的主角儿,你在屋里,它在窗外;你在树下,它在树上。它仿佛躲着你,又仿似追逐你。你循声望去,这边的蝉声戛然而止,那边又懒洋洋的咿咿震鸣。
沉李浮瓜,是山间暑日最好的退凉方式。在一池泉水里丢进洗净的番茄、李子、葡萄、西瓜、黄瓜……花花绿绿的,不吃只看便清凉透了。
儿时家里条件有限,并不能每天都吃上新鲜瓜果。但母亲总会趁着露珠未退,去菜园里摘几根嫩黄瓜浮在水面。等正午时分,我们满头大汗地蹲在水缸前,各自捞出一根来啃。
奶奶也会早早煮好一窝醪糟,用陶罐封存好。大暑天的时候,打来清凉的井水,舀上几勺醪糟,撒几粒糖,用木桶提去我们做活儿的田间地头。觅一处树荫下,一人来上一碗,那也是透心的凉!
神豆腐和荒瓜鱼,是夏日山间独有的美食。
偶得农闲,便在山间溪畔,寻一种叫斑鸠蛋的树叶。洗净后用开水烫,揉搓成浆。过滤后下入火石灰水,静置成墨绿色的神豆腐,拌入烧海椒和葱姜蒜,来上一碗便是欲死欲仙的滋味了。
说它是“神豆腐”,是因为下火石灰的时候不能有外人打扰,不能说话,否则神豆腐有可能就只是一盆水,成不了豆腐。
南瓜花可以做成荒瓜鱼,趁着露水未退,掐上一把南瓜花,祛了花蕊,晒在簸箕里。等花微蔫,裹上糯米粉摆放在筲箕里,就像是一条条小金鱼。蒸熟,再晒干放坛子里发酵至微酸,切片加青椒炒着吃,有花香和阳光的味道。
最怀念的还是儿时夏天的纳凉。挑灯吃过晚饭,奶奶烧一大锅水,一家人各舀一桶去自己的寝室抹汗。
待收拾完毕,换上宽大的内衣,拿一把蒲扇坐在院子里,虫鸣四起,青山默默。
一家人有一句没一句地拉家常,算算开支,计划明日的农活……蒲扇轻轻地摇一阵,又猛然向某个有蚊虫的地方拍打下去。直到夜已深,山间微风习习,暑日的燥热完全褪去,一家人才肯散去。
天上游走的云、眨眼的星,听闻这一家又一家的故事,守护着这山间一隅的夏梦……
出品:刘长发
监制:张红梅 周秋含
策划:单士兵 张一叶
统筹:吴国红 康延芳 马京川
栏目主持:朱丹红
本期朗读、音频制作:朱丹红
栏目请点击>>>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