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夜读|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现代版的天坛建筑奇迹(节选)②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2025-03-20 21:30

图片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作为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的璀璨明珠,不仅见证了新中国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更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卓越设计,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

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作家鲁克的文章《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现代版的天坛建筑奇迹》(节选)。

图片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现代版的天坛建筑奇迹(节选)

作者 鲁克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张家德到新成立的西南建筑公司设计部做了一名组长。他以满腔热忱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投身到“建设人民的新重庆”热潮中,完成了自己的巅峰之作——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以其鲜明的民族建筑形式,于1954年4月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后,为重庆、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朱德、周恩来等相继莅临,众多外国政要、访华使团和各界名流,纷纷慕名前往。

2004年8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向国际建协提交的“20世纪中国建筑遗产”的22项清单中,就已将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列入。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2013年,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第一批至第七批、共507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中为数不多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建公共建筑中的一项。

在20世纪末,又一次对重庆市人民大礼堂进行修缮时,重庆市政府有关部门专门请了北京的一个著名古建筑修缮队来重庆,因为许多表面的彩绘、涂饰,技术性很强,当时重庆本地古建筑修缮水平还达不到要求。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因建筑外立面的土红色抹灰需要用猪血调制,且用量极大,所以重庆人火锅主菜之一的“血旺”,短期内有可能供不应求。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游客正在拍照参观。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已成为重庆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城市LOGO。

建筑界泰斗梁思成先生曾这样评价:“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是1950年代中国民族建筑形式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品。”曾主持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改扩建的重庆市设计院原总建筑师陈荣华先生说:“张家德如同设计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丹麦建筑师伍重,他俩都只辉煌了一次,但这一次就成了一个传奇!”

本文选自《重庆传:大江东去唱渝州》

出品:刘长发

监制:张红梅 周秋含

策划:单士兵 张一叶

统筹:吴国红 康延芳 马京川

栏目主持:朱丹红

本期朗读、音频制作:蒲玉

鸣谢:重庆出版社

栏目请点击>>>

《新重庆·夜读》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肖福燕   主编:马京川      审核: 李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