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夜读|重庆城市精神:千年古韵的时代回响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2025-03-06 21:30

图片

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地形地貌,磨砺了重庆人爬坡上坎、登高涉远、负重自强、不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和气质风骨。精神力量与城市发展,总在相互赋能中走向深融。

今天为大家分享新重庆-重庆日报《山茶花》专栏的文章《重庆城市精神:千年古韵的时代回响》。

图片

重庆城市精神:千年古韵的时代回响

作者 杨蕾歆

蜿蜒起伏的山脉,孕育着一个古老而现代、坚韧而开放的城市——重庆。这座依山傍水的城市,不仅以其独特的地貌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更以其“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城市精神,传承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吟唱着新时代的华章。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唐代诗人李忱的《瀑布联句》,恰似对重庆坚韧精神的生动写照。崎岖不平的山城地貌,孕育了重庆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在崇山峻岭间,他们凿石开基,依山而建,用辛勤的汗水筑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面对自然的挑战,他们从不退缩,如同那冲向大海的溪流,历经千难万险,终将汇入浩瀚的海洋。

忠勇,是重庆这片土地上永恒的旋律。遥想历史上的巴国,其忠诚与勇敢早已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正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所述,古代巴国的勇士们以保卫家园为己任,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这份忠勇精神,至今仍在重庆人民的心中激荡,激励着他们为了正义与和平而奋勇前行。

▲南岸区南滨路两江交汇,无人机表演。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重庆的开放精神,恰如宽阔的长江,包容万物,汇聚百川。历史上,重庆一直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而今天,这座城市更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的目光。无论是国际友人还是国内游客,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乐园、心灵家园。正是这种开放的精神,让重庆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力的现代都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重庆人民在争先的精神驱动下,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他们都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在新的历史征程中,重庆人民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争先的华章。

▲2025年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演员们正在表演节目。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坚韧如山,忠勇如铁,开放如海,争先如风。

重庆城市精神的这四个方面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正如宋代诗人苏轼所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重庆人民用行动诠释了坚韧、忠勇、开放、争先这一精神内涵,他们的传奇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在历史的天幕上。今天,让我们一同传承这份精神遗产,让重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奏响凯歌谱写辉煌篇章。

  

本文选自新重庆-重庆日报《山茶花》专栏

出品:刘长发

监制:张红梅 周秋含

策划:单士兵 张一叶

统筹:吴国红 康延芳 马京川

栏目主持:朱丹红

本期朗读、音频制作:彭靖

  

栏目请点击>>>

《新重庆·夜读》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朱小乔   主编:马京川      审核: 李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