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首发经济的10种模式及重庆发展路径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深度解读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杨树弘

2024-12-17 15:50

全球市场瞬息万变,首发(首创)经济逐渐成为各国竞逐的目标。它不仅体现了一国的创新能力,也反映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专家认为,首发经济主要是指国家或地区通过在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率先推出的新事物,优先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本文将深入分析国内外首发经济的10种主要模式,并探讨重庆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路径。

首发经济的价值意义

首发经济是以创新为先导,以技术、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的首次推出为核心,通过独特的市场定位和需求导向,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经济新生态、新体系。这一经济模式强调持续创新在增值链中的重要性,其价值意义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推动经济增长。首发经济通过不断的创新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有效转型升级。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首发经济促进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创新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引领消费潮流。首发经济新产品、新服务的推出,能够刺激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提升国际竞争力。首发经济能够帮助国家或地区在全球大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沙坪坝区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刚刚下线测试后的问界新M7等待装车。郭晋 摄/视觉重庆

国内外首发经济的10种模式

科技创新模式。在美国硅谷,各类科技公司迅速推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重塑传统行业。国内如华为、小米等公司,不断推出创新技术产品,抢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提振市场信心。

共享经济模式。Uber和Airbnb通过共享平台,创新出新的出行和旅住方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国内如滴滴出行、蚂蚁短租等共享平台迅速发展,极快地满足市场需求。

数字化服务模式。Netflix通过数字化技术提供在线影视服务,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壁垒。国内的腾讯视频、爱奇艺等推出的在线视频直播服务,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

绿色经济模式。美国企业特斯拉在电动汽车生产及推动汽车产业电气化方面建树不小。国内的比亚迪等公司也在电动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环保理念的普及。

社会企业模式。英国的一些社会企业通过创造社会价值来运营,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实现盈利。国内一些非营利组织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探索社会服务与商业思维相结合的契合点,提高公益项目的发展可持续性。

个性化定制模式。Nike推出的定制化产品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鞋款等产品。国内如阿里巴巴利用大数据分析,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购物体验。

人工智能应用模式。Google利用AI技术提升搜索引擎智能化,改善用户体验。国内的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持续创新,推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服务。

O2O商业模式。Amazon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提升了购物便利性。国内的美团、饿了么等O2O平台,将线下服务与线上需求紧密融合。

机器人服务模式。日本在服务业中引入机器人,如餐厅、酒店的服务机器人,提高了效率、创新了体验。国内,一些城市些餐厅和酒店也开始引入智能机器人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及趣味性。

行业专属平台模式。金融科技领域中的PayPal、Square,为小企业提供创新的支付解决方案。国内如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不断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电池组装实验室,研发人员正在对镁电池正极、负极和电解液关键材料进行实验。王加喜 摄/视觉重庆

首发经济重庆发展路径

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潜力。乘首发经济发展的强劲东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本地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创新实验室,推动产品和服务研发。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初创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方面的研发和市场投放。

发展共享经济。积极、安全推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项目,提升城市交通的便利性与舒适性。制定共享经济发展政策,规范市场秩序,防止资源浪费。

推动数字化转型。支持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乘“数字重庆”大势,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利用数据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

绿色发展。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推广,提升公共交通的环保性能。建立绿色产业园区,吸引环保企业入驻,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推进社会企业发展。鼓励建立社会企业,支持解决社会问题的创业项目,促进公益与商业发展同步共振。

鼓励个性化消费。引导本地品牌积极尝试个性化定制,提供消费者所需的独特产品与服务。建立线上平台,汇聚地方特色产品,实现更广泛的个性化消费体验。

加强人工智能应用。跨行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升服务业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设立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发展机构,吸引科技人才及资金投入。

拓展O2O商业模式。鼓励线下商家与线上平台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发展。针对地区特色,加大对本土产品的线上推广,激发消费热度。

随着首发经济的兴起,各国、国内各地相继推出创新政策,力求在这一新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重庆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首发经济模式,结合自身特色,实施适合本地发展的首发经济战略。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更可以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增强重庆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系高级经济师、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副主任)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伏一晨   主编:刘海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