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医案例宣传月22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党委书记彭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让老百姓更有“医”靠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8-18 18:1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彭建(右)

“增强学科竟争力,体现医院特色,打造在渝南地区、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学科、特色科室,更好地服务人民的健康需求。”

近日,由重庆日报传媒、新重庆客户端联合重庆市医院协会推出的“强医为民,新质发展——重庆2024医院强医建设示范案例征集与展示”演播厅公益访谈活动在重庆日报传媒演播厅正式开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彭建做客演播厅,分享了医院通过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三大难题,让医院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辖区群众更有“医”靠,奋力书写医院高质量发展答卷。

主持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学科是基础。请问咱们医院通过哪些方式加强特色科室建设,赋能医院新质生产力发展?

彭建:增强学科竟争力,体现医院特色,打造在渝南地区、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学科、特色科室,更好地服务人民的健康需求,是我们的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深化推进“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学科立院、文化铸魂”等内涵建设,在加强特色科室建设方面,我们以四年为周期拟定了医院《学科(特色科室)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将临床科室分为五个类别进行分层次、分步骤建设的目标计划。一是打造“领军学科”;二是打造“精品学科”;三是打造“骨干学科”;四是设置“潜力学科”;五是设置“扶持学科”。比如“领军学科”就是要做到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实施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成功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等具体措施,进而拓展和深化学科发展方向,增强学科竞争能力,展现医院特色,我们的目标是在2027年前创成领军学科2个、精品学科3个、骨干学科4个、潜力学科5个及扶持学科6个。

为实现学科(特色科室)建设目标,在建设周期内,我们将在人才引进、人员进修、设备投入、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最大程度支持。

目前,医院特色科室建设初见成效,整体学科建设任务符合度较高、目标达成度较好,已拥有重庆市重点学科1个,妇产科、心血管内科等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10个,脑血管病科、手足外科等重庆市特色医疗专科4个,重庆市中医药重点专科2个(老年病科和皮肤科);中医老年科入选“市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

主持人: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那么咱们医院又是通过怎样的培训和管理体系,来提升医疗团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彭建:医院高度重视医疗团队及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及职业素养教育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从建设科学、规范运营管理体系方面发力。以全方位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总结提炼形成了“党建文化、运营管理、学科建设、医学创新、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人才培养、运行保障”八大管理体系,形成层级分明、职责分明、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推动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筑牢医院高质量发展基石。二是从建好能力、素养双向提升机制方面发力。医院高度注重人才培育工作,以“走出去+请进来”双向赋能,在“走出去”方面,医院从2023年至今派出近千名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进修,支持并满足在职专技人员提升学历需求,比如现有在读博士、在读硕士近50人。并多次外派院内专家人才参与国内外学术研讨,积极向国际国内顶尖医院学习。同时,在“请进来”方面,我们大力延揽学术资源,通过聘请中国工程院周宏灏院士担任医院首席科学家、邀请中国工程院唐佩福等院士、顶级专家到院指导,强化对骨干人才的培养,把精英凝聚起来、活力激发出来、技术传承下来。

总之,在提升医疗团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我们直面难点、积极探索,基本形成了管理和培训的系统化思路,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为后续补足经验短板、提升能力素养提供了指引。

主持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民健康”,请问医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彭建:“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我院对标患者需求,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切实提升患者就医舒适度、满意度。主要做到三个聚焦:一是聚焦“看病难”,我们牵头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资源共享、专家协同,为集团单位提供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病的诊疗、上下级转诊转院等服务,让集团区域内群众在当地就能享受三级医院医疗服务,且不增加费用;二是聚焦“看病贵”,我们持续推动落实检查结果互认工作,进一步打通检验数据壁垒,有效避免了患者就医中的重复检查,明显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省钱又省时。持续加大专项整治力度,聚焦违规收费、过度诊疗等行业内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内控管理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推动医院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三是聚焦“看病烦”,我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党建引领,提质服务向民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建“健康有医靠”特色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创建分专业分类别的党员责任区等服务方式,让患者进院就感到“温馨”,消除患者“生病心情烦”;二是优化流程,打造最佳体验感。通过打造医院特有“五度”服务品牌(优质服务增温度、高精医疗提高度、科研教学拓宽度、品牌效应添亮度、公益性质显深度),实施“前30秒便民服务”、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等具体措施,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个性化服务,有效解决患者“就医等候烦”。

比如我院信息化“再造”退费系统工作的开展有效解决了患者群众退费耗时长、流程繁琐的问题,该案例在“2023年全国县市医院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擂台赛”中荣获“全国示范案例”。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您的分享,让我们了解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在精细化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升患者体验等方面所作的创新举措。在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下,医院综合实力不断提高,辖区群众更有“医”靠,书写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整理/万波娅  图/李瑞琦)

编辑: 冯超   主编:胡东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