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艺术观察间|华语乐坛,你该感谢“游戏”带来的力量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杨骏

2025-10-17 16:30

这两天最火的歌是什么?那必须是林俊杰的《明日坐标》。

当多个省、市、区的文旅官方号将其作为宣传曲来发视频时,大家就应该知道它已经火到什么程度了。

林俊杰是华语乐坛最“顶流”的歌手之一,他的歌火爆其实并不让人意外。但这首《明日坐标》有个有趣的背景:它是林俊杰为《王者荣耀》十周年制作的主题曲。

我不是想说,没有《王者荣耀》,林俊杰的歌就不会火爆,毕竟以他的创作实力,再来很多首爆款都不是问题。但我认为,如果没有《王者荣耀》,这首《明日坐标》不会火爆得那么迅速,至少不一定会被众多文旅官号使用。

先分析一下,为什么《明日坐标》会迅速火爆并且“出圈”?歌好听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再加上林俊杰的IP吸引力,二者结合,火爆成为必然。但在这个背后,必然有《王者荣耀》这个粉丝群体的助力,毕竟这也是一款国民级的游戏。

比如我们工作室在得知《明日坐标》发布后,第一时间就在抖音平台上发布了视频。如果只是林俊杰自己发布一首好听的歌但却与游戏没有关系的歌,就工作室平台而言,肯定不会发布相关视频。

二来,《明日坐标》被很多文旅官号使用,跟它的“词”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像“坐标”“桥”“连接未来”等。而这些词,其实也是和《王者荣耀》有一定契合的。

如果仔细看过《王者荣耀》最新CG动画的朋友,再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明日坐标》的很多词,其实是隐喻了游戏角色“海月”历经千年,想要救回魔神“帝俊”的故事。当然,有些词其实也跟游戏一些技能有关系。连接未来的桥,是不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乔与泉水相连然后传送的技能?

▲《王者荣耀》十周年CG截图

所以,《明日坐标》的爆火和出圈,除了跟歌曲质量好、林俊杰影响力大有关外,游戏群体的推动也是一个因素。这其实就是1+1>2的体现。(绝对没有说没有游戏群体,这歌就不会火啊,JJ的粉丝们不要误解哦!)

但我今天想说的重点,并非《明日坐标》,而是它折射出的一个重要现象——国产游戏界,特别是其所孕育的同人文化与IP叙事,正在为华语乐坛提供活力,也成为当下的华语乐坛重要的“输血者”和“拓荒者”。

相信很多80、90后,都在近些年有非常明显的感觉,就是华语乐坛在经历了数字时代与流量浪潮的几番洗礼后,其原创的土壤似乎越发贫瘠,金曲的产出频率令人忧虑。我问过不少00、05后,他们现在还听哪些歌手的歌,去KTV还唱哪些歌。结果得到的答案,还是周杰伦、林俊杰、孙燕姿等。

其实也可以理解,当乐坛不靠作品来说话,只依靠流量就获得大量关注时,还会有多少人认真地搞创作呢?而像林俊杰这般,一直保持着高水平创作的音乐人,其实正是现在华语乐坛稀缺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当大家把关注点跳出音乐圈时,会发现另一个领域正在破圈,甚至融合。是的,那就是游戏。

我们一直在强调,游戏是“第九艺术”,是一个可以融合包括音乐在内的一个高集成产品。而随着国产游戏的进步,它早已跳脱出电子娱乐的单一语境,而是一个集影视、文学、美术、音乐于一体的巨型文化综合体。这种工业化、体系化的IP构建,为音乐创作提供了传统流行音乐所无法比拟的叙事张力。

与以前《仙剑奇侠传》时代只有纯音乐不同,现在很多作品都有很多原创的主题曲。 一首好的主题曲,在游戏的世界观中,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背景音,而是承载着角色的命运、历史的沧桑、情感的纠葛的关键载体。

比如,爆火的《黑神话:悟空》,除了游戏本身外,其主题曲也同样出圈。那首《屁》中的“三界、四洲,无所求”现在谁不会哼上两句?《原神》中的《神女劈观》,将中国戏曲完美融入,甚至登上央视晚会。

▲《原神》的歌曲《神女劈观》登上央视

需要注意的是,一部游戏作品火爆后,官方主题曲可能已经不能满足玩家们对它的喜爱。于是,玩家和音乐人以爱为名,用自己原创的歌曲去填补和细化每一个角色、每一段剧情、每一个未被言明的角落。这也就是“同人曲”。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源于热爱、超越商业逻辑的创作,也因其对游戏世界观的真挚理解和情感共鸣,在玩家群体中广为流传,其传播力和生命力甚至远超官方出品。

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王者荣耀》的同人曲《百战成诗》。

这首歌的策划者令狐襄儿,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也是一个王者荣耀爱好者。在《王者荣耀》第100个英雄诞生时,就萌生了将100个英雄写成歌的想法。于是邀约音乐人少司命作曲,自己作词,并邀请了100位“古风音乐圈”的歌手共同演绎了这首歌。

这首歌不仅把每一个英雄的特点、感觉简单而准确地展现了出来,还凭借朗朗上口的旋律,迅速在游戏圈发酵,并成为很多短视频的BGM。如今,王者的英雄已不止100个,但歌曲还在不断“更新”,把每一个新出的英雄也加入其中。

因为其巨大的影响力,以及对王者英雄的“反哺”,该歌曲诞生后受到了《王者荣耀》官方认可,已在多次周年庆上邀请各种现场演绎。在今年十周年的舞台上,官方也提前公布了最新版《百战成诗》的演唱阵容。

可以说,正是这种工业化的制作高度与“草莽”的同人情感深度形成了奇妙的合力,使得游戏界成为华语音乐内容生产的新高地。

说到这里,必须谈一下“古风音乐圈”这一当下华语乐坛的重要力量。

与周杰伦创作《青花瓷》《东风破》等中国风不同,古风音乐圈一开始是一群非职业音乐人的“自嗨”。当年,有一个音乐网站名为“5sing”,很多人在上面上传原创和翻唱的音乐作品,其中有不少原创音乐,都与当时的大型网络游戏有关。其中最大的群体,是《剑侠情缘网络版叁》(简称《剑网三》)的同人文化群体。

对于很多玩家而言,《剑网三》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符号和情感黏性的虚拟社区。古风音乐人从游戏中的门派、技能、地图、NPC故事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大量高质量的同人歌曲,比如早期的《眉间雪》《独酌》《业火苍云歌》等。

这里我插入一个“安利”:《剑网三》同人曲《涉川》,是我最喜欢的古风歌曲,没有之一!!!!!!都给我听!!!!

另一方面,《剑网三》官方对二创给予了非常鼓励与开放的态度,加上那份深厚的江湖情怀、诗意的世界观设定,让古风音乐人这个本来非常“散”的群体有了相对固定的圈子,很多音乐社团随之诞生,比如“墨明棋妙”“鸾凤鸣”“音阙诗听”等。

这些社团也很快就拥有了一批优秀的歌手,如HITA、河图、小爱的妈、萧忆情等,他们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凭借纯粹的创作热情和高质量的作品,构建了古风音乐最初的生态。

可以说,国产游戏IP,尤其是“剑网三”,为古风音乐提供了第一个大规模、高活跃度的传播平台和IP支撑,使其从最初的“圈地自萌”,一跃成为一种拥有稳定用户群和清晰风格脉络的音乐类型。

而且,因为他们不是“流量歌手”,没有动辄上百万成千万的粉丝群体,也没有庞大的公司为其造势,所以他们必须靠作品说话,用好的音乐来证明自己。因此,古风歌手圈还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好的音乐。

像司南的《冬眠》《烟雨行舟》《春三月》,阿yueyue的《云与海》《沈园外》《不负人间》,云汐的《故事还长》《离人赋》,萧忆情的《不谓侠》,音频怪物的《长安忆》《典狱司》《浮生未歇》,李常超的《春不晚》,这些都是早已出圈,你一听旋律便觉得熟悉的代表。

哦,前段时间爆火的《九万字》,其实也是古风音乐人黄诗扶的代表作。

更为重要的是,游戏文化不仅创造了新的音乐类型,它还为华语乐坛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

以前的古风歌手,大多只是栖身于互联网背后,听众主要集中在二次元和游戏圈层,与主流娱乐工业的距离遥远。但随着流量平台的崛起、国潮文化的兴盛,以及游戏IP自身破圈能力的增强,这种壁垒正在迅速瓦解。这些歌手也纷纷走上前台。

▲王敬轩(妖扬),是从古风圈逐步走上大众舞台的歌手之一

比如银临,这位古风音乐最“出圈”的原创音乐人之一,如今已成为很多游戏、影视作品的创作人和演唱者。一首原创的《牵丝戏》早已出圈,让不少人知道原来“戏腔”是可以如此完美地融入现代音乐中。在央视最新综艺《国风超有戏》中担任嘉宾,并在胡海泉等音乐人面前献唱成名作《锦鲤抄》。

比如不才,凭借极有磁性的嗓音,如今已成为不少当红影视剧的歌曲献唱者。像白鹿和罗云熙主演的《长夜烬明》中,她演唱了《寄长月》《寻常歌》;周也和檀健次主演的《很想很想你》,她演唱了《与君归》;李一桐和刘宇宁主演的《书卷一梦》中,她演唱了《宁做我》。

周深,知道吧?但你们是否知道,他曾经也活跃在5sing,同样唱过不少同人曲?他算古风圈走出的最知名歌手了,而且他非常喜欢游戏,至今都是《王者荣耀》共创之夜的常客。

显而易见,当传统造星机制面临审美疲劳时,他们也开始向游戏IP所发掘、培养和验证过的优质人才和内容伸出橄榄枝。这些从游戏社区中走出的音乐人,不仅带来了成熟的古风创作体系,更带来了与Z世代深度绑定的文化语境和社群能量,为沉闷已久的华语乐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说了这么多,我最后讲两句。

华语乐坛,好好反思一下吧,自个看看现在的歌多烂啊,几首拿得出手啊?

游戏界,继续好好干,特别是学习《剑网三》,鼓励古风音乐等同人作品,有时候干掉一个行业巨头的,往往是来自另一个行业的对手。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申晓佳   审核: 栗园园 主编:白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