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周刊|驱动国企改革攻坚 重庆有台红色引擎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佘振芳 见习记者 侯月

2025-04-01 20:57

2024年,重庆国企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7%,增加值同比增长7.2%,累计盘活存量资产1085亿元,回收资金447亿元,还完成了多起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党建引领改革攻坚激发出的活力和动能,成为重庆国企改革发展的“红色引擎”。

▲漫画 乔宇

3月21日,渝北区天友乳业技术中心7楼的菌种保藏室内,零下80摄氏度的冷冻冰箱发出轻微嗡鸣。透明玻璃门内,一个个整齐排列的“收纳盒”里收藏着2000余株珍贵菌种。

天友乳业技术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张凤手指着它介绍,这个菌种库是一座“微生物宝库”,是天友乳业新产品的“策源地”。五年来从无到有,科研技术团队坚持党建引领攻坚克难,其中的26株核心菌株,申报国内外发明专利49项,获授权22项,已开发17支新品,实现销售收入上亿元。

天友乳业的创新突破是重庆国企改革发展的缩影。依靠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重庆国企持续迸发活力和动能,在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正交出靓丽答卷。

一个临时党支部

13名党员组成的临时党支部,“抽丝剥茧”解难题

“有了合法的铺面,就不用再东躲西藏摆游摊了!”3月19日,在南岸区长生桥镇江南水岸公租房商业街,一家江湖菜馆飘出阵阵麻辣鲜香,吸引食客前来消费。餐馆老板刘坤紧握重庆发展置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发置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唐剑锋的双手,连声道谢。

▲重发置业等各方组成的临时党支部为商户解决困难后,商户为党支部送来锦旗。受访单位供图

“终于安定下来了。过去这几年真是一场煎熬。”刘坤是合川人,2018年他看中江南水岸公租房小区人气兴旺,决定来这里做生意。当时,江南水岸小区的门面铺位由一家名为百蔬汇的商业管理公司运营,“百蔬汇正在招商,说要打造农贸市场,承诺3个月开业。”刘坤爽快地交了2万元保证金和两年租金,又花了十余万元装修店面。

正当刘坤准备大干一场时,意外发生了。百蔬汇擅自改造商业铺面的内部结构想要提高租金收益,导致消防二次验收无法通过。这意味着,和刘坤一起入驻的90余家商户无法开业。“我家的积蓄都投入到店里了,老婆也辞职来店里干活,准备的食材也要过期了,开业却遥遥无期。”刘坤一家人急得觉都睡不着。

“没法在室内经营,有些老板就在路边经营,结果设备带不动,最后只得放弃。”刘坤回忆,当时大家找百蔬汇退租、讨回保证金,但该企业负责人却销声匿迹了。无奈之下,有的商户顶着消防安全隐患占铺经营,或将店面“转租”,刘坤则把自己装修的商铺当作库房和加工区,在商铺外摆摊卖起羊肉粉。“通道堆满杂物,私接乱搭水电,下水道、公厕污水横流……”他说,由于缺乏合同约束和统一管理,整个市场安全隐患突出,环境混乱不堪。

转机出现在重庆市属重点国企——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接手了该项目后。2024年春天,该公司一群工作人员进驻江南水岸公租房商业街,带队的正是唐剑锋等人。“这个老大难问题拖了多年,能不能解决哦。”商户们充满怀疑。很快,来自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这群人将一间空置的毛坯房改造成临时办公点。

唐剑锋等人分析后判断,问题症结在于房屋被私自改造,消防验收通不过。于是决定分三步走:由旗下的重发置业公司向各分租商户垫付已支付给百蔬汇的租金及保证金,再将建筑改造恢复,最后重新招租。

改造恢复内部结构需要先清退。刘坤等原来租赁的部分商户不愿放弃自己装修好的店面,工作无法推进。重发置业公司联合长生桥镇、乐陶社区、城投公司、项目物业等相关单位,由各方共13人组成临时党支部,吸纳50多名社区志愿者,再加上企业的“红岩先锋攻坚突击队”共同组成了6个工作小组。

唐剑锋介绍,每个小组由党员骨干带领,逐户上门做工作、精准摸底,绘制出一张包括21户占铺经营者、70户待退租者的“民情地图”,梳理出商铺位置、经营业态、是否分转租、家庭情况、主要诉求等20多项具体内容。

能否持续经营关系商户一家生计,成为最核心问题。党支部经过研究,决定由重发置业挑选该项目附近的其他待租商铺,供商户选择。刘坤在距离原铺不到20米的地方寻得一个合适门面,开起了江湖菜馆,从此告别了摆野摊。

“您有新消息。”去年5月28日,经营户王元未的手机响起,看着屏幕上5.9万元到账短信,他百感交集——过去5年维权求助无门,如今交了资料不到2天,钱就到账了。此刻,距临时党支部成立仅过去45天。去年6月18日,所有商户腾退工作全部完成。两天后,项目开始消除消防隐患的整改,8月底恢复完成。今年3月,通过重庆联交所集团公开招标,重庆一如既往商业管理公司与重发置业签约承租,将根据周边业态差异化打造特色美食街。

“这次资产盘活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唐剑锋说,通过公开招租直接盘活国有商业资产3150平方米,腾退安置分租商户还带动周边商业门面出租2200平方米,还确保了商户的生计。以上两项资产年均租金收入预计增加300余万元,盘活国有商业资产总价值超过5000万元。

一群青年党员

一支能吃苦、敢创新的党员队伍,“无中生有”破解乳业“卡脖子”难题

2019年加入天友的第一天,张凤就接到了“益生菌研发建设项目”的任务书。

“这项技术的缺失,就像被人掐住了喉咙!”当时在国内,益生菌非常稀缺,行业80%以上的企业依赖进口,天友乳业是100%依赖进口。“不仅要被外商抬价,关键时候甚至可能买不到货。”作为全国液态奶企业前6强,天友岂能受制于人?

张凤很快组建起一支团队,开展益生菌研究工作。他们去国内益生菌研究领先的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取经”,回来后就打造了益生菌实验室。同时又组织人员到江津区长寿村、川西高原、西藏等地采样,建设菌种库。

▲天友乳业党员陈雪珂在进行新品的感官测评。受访单位供图

夏天是川西高原夏季牧场牦牛产奶最多的时节。当地牧民自制的酸奶、奶渣中,富含耐受极端条件的益生菌,是菌种的优良来源。天友乳业技术中心的党员郭前婉、李婉竹两名女同志与合作单位西南大学的团队,前往阿坝红原县和若尔盖县夏季牧场牧民家中进行采样,“海拔3500米,高原反应严重,头晕、呕吐、晚上睡不着……还有强烈的紫外线。”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用一周时间采回30多份珍贵的牦牛酸奶样本。历经5年跋涉,技术团队从2000多株菌株中筛选出具有不同功效的26株菌株,其中动物双歧杆菌TY-S01菌株在研发中展现出优异的减脂效果,已申报11项国内外专利,其中6项已授权。

要将菌株“变”成产品,必须将菌种放大,制作成菌粉开展中试,成功后才能将菌粉应用到像酸奶一样的产品中。天友乳业技术中心3名年轻党员从零开始摸索,起草管理文件,按照标准生产管理体系构建中试车间,工厂里该有的中试车间都得有,遇到不明白的就到工厂学习。

发酵乳制品最重要的原料菌种需要在-18℃的环境中保存。因此,菌种的出库入库,必须长期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王皓芸、侯艳等党员承担起这一任务,保障淳源有机酸牛奶等60支酸奶和饮料产品的正常生产。

检测技术上,技术中心检测室党员张清平带领团队成功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这意味着我们开具的检测报告,可以获得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认,相当于我们的检测技术和实验室管理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准。”张凤自豪地说。

包装研发也有突破。党员张株瑞告诉记者,通过科学的包材测试和数据比对,她发现八连杯酸奶的板材可以进一步轻量化。项目实施后,一年就为企业节约塑料使用量30吨,降低包材成本40万元。

近5年,天友乳业成功申报政府部门和重庆农投集团科技创新项目30余项。“我们的责任很重,天友目前在售产品有百余款,每年还要开发新产品40款左右。”张凤说,今年还将推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酸奶等新品30余款,今夏还要推出10余款冰品。

“党建就是凝聚力,产学研真正‘拧成一股绳’。”张凤说,技术中心54人中,党员就有33人,平均年龄36岁,党员在产品研发、质量检测、菌种研发、工艺优化等关键岗位上挑着重担。

一个党建品牌

生产车间变创新实验场,带动技术攻关为“大国重器”护航

3月春潮涌动,浙江天台县,国内单机容量最大、世界额定水头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天台电站下水库成功通过蓄水验收。这座单机容量42.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的“超级充电宝”,其核心装备中隐藏着一项中国制造的“隐秘冠军”:转子磁极铜排。

这组宽高比大于1:20的极限规格铜排,需承受724米水流落差带来的极限冲击,更以超275MPa强度、导电率超98%的卓越性能,成为保障机组稳定运行的“定海神针”。

而这背后,正是重庆机电集团鸽牌公司铜材厂交出的创新答卷。企业“铜创辉煌”党建品牌名副其实、熠熠生辉。

铜材厂党支部书记庞小明说,发电机的转子,即电机旋转的部分,在水流高速冲击之下需保持稳定运转,要求具备极高强度的同时保持高导电性能。而实际情况却是,铜的强度提高,导电性能就会下降。

“这是材料科学的挑战,也是对党组织战斗力的考验。”庞小明坦言。由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陈涛领衔的10人党员攻坚团队,一头扎进技术“深水区”。

大家没日没夜地蹲守在车间,自己设计模具,优化材料配方,调整生产工艺,反复试制。他们通过自主设计的模具,精准控制铜材截面尺寸±0.1毫米,将铜排强度提升至300MPa(兆帕),使用寿命也大幅延长。经过数月努力,首批磁极铜排装上机组,获得客户高度称赞。

十年前,铜材厂还只是个单纯生产铜型材的原材料加工制造车间,在落实鸽牌公司的转型发展战略中,这个拥有21名党员的团队,开启了党建引领技术攻坚的转型之路。

“我们要做别人做不了的,做比别人更好的!”2023年,“铜创辉煌”党建品牌正式启动,党支部将生产车间变为创新实验场,党小组包干解决技术难题,党员骨干带头攻克“卡脖子”环节。

“在完成多个大型水电站项目后,技术实力得到业界认可,客户主动把核心图纸交给我们,让我们研制特殊有色定制连接件,这个产品利润率和附加值相当可观。”庞小明说,3个月攻关,他们顺利造出大型燃气发电机连接件,成功实现从火电磁极铜排生产向火电有色连接件的延伸。

夜幕下的鸽牌公司铜材厂,实验室灯火通明。陈涛团队正为叶巴滩水电站做最后冲刺,展柜里陈列着三峡、乌东德等重大工程的产品样本,见证着这支党员队伍的奋斗足迹。

▲鸽牌公司铜材厂,陈涛(左一)为员工进行特殊弯型件外观检查培训。受访单位供图

“每次看到万家灯火,都能感受到使命的分量。”陈涛抚摸着磁极铜排样品感慨道。

庞小明指着墙上密密麻麻的项目清单说,依托“党建+”创新,公司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2024年工厂产值突破5.08亿元,同比增加18.26%。

“铜创辉煌”,只是市国资系统党建机制创新“揭榜挂帅”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党建品牌之一。市国资委党建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重庆精心打造国企党建品牌,创建“红岩先锋·四强四好”党支部180个,深入开展党建机制创新“揭榜挂帅”行动,41户企业主动揭榜60个项目。重庆渝富控股集团、市城投集团、重庆储备粮集团、市地矿集团等结合实际,打造出“党建统领·渝富先锋”“凝心铸魂·匠心营城”“红旗库、五星仓”“五彩地矿”等有辨识度的党建品牌。

在全市国资国企改革攻坚、科技攻关的第一线,共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2万余个,党旗始终在国企改革发展第一线高高飘扬。

记者手记

让更多有本事的党员“揭榜挂帅”

佘振芳

党建绝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扎根在车间、实验室和市场一线,让党组织成为民生福祉的“暖心港湾”、科技创新的“红色引擎”、产业升级的“战斗堡垒”。

在重庆市国资系统“揭榜挂帅”行动中,重发置业、天友技术中心、鸽牌铜材厂等基层党支部交出的“创新答卷”,正为更多国企转型提供鲜活样本——当组织优势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就能迸发出“1+1>2”的裂变效应。这种以党建引领创新、以创新反哺党建的良性循环,正在为新时代国企改革注入强劲动能。国企改革是激情飞扬的舞台,让我们改革机制,推动更多有本事、能成事、敢担责的党员“揭榜挂帅”,政治上充分信任,组织上充分支持,让他们带领员工队伍谋发展、推创新,实现新的跨越。

巴渝大地,一幅以党建引领国企改革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这不仅是国有资产的价值跃升,更有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付爱农 主编:张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